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央行首度預警銀行同業業務擾動宏觀調控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11-06 08:43

□不規範的同業業務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的效果

□監管層將進一步完善同業業務管理制度,將標準化、透明度作為規範和加強同業業務管理的抓手,健全相關考核和監管機制,引導其在規範基礎上穩健發展

5日發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首次以專欄形式重點介紹了商業銀行同業業務對於貨幣政策的擾動與潛在風險。

在同業業務發展火爆、監管部門擬對其加強監管的當下,央行詳盡闡述同業業務對貨幣供給的影響力漸升,並指出不規範的同業業務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的效果。

央行同時闡明了對同業業務的監管思路,即進一步完善同業業務管理制度,將標準化、透明度作為規範和加強同業業務管理的抓手,健全相關考核和監管機制,引導其在規範基礎上穩健發展。

無獨有偶,昨日有媒體報導,銀監會有關規範同業業務的管理辦法趨於成熟,擬要求銀行對同業業務加大計提撥備,並叫停買入返售的《三方合作協議》。

同業雙渠道影響貨幣供給

同業業務是商業銀行之間及其與其他金融機構之間的資金往來行為,主要包括同業拆借、同業存放、買入返售、同業借款等。

從中國廣義貨幣M2的來源看,以往貸款和外匯占款是兩個主要渠道。但是由於同業業務發展較快,近兩年同業渠道在貨幣創造中的占比上升。

央行指出,2013年以來,通過同業渠道創造的M2一度僅低於人民幣貸款,高於外匯占款和證券投資。而由於商業銀行同業業務易受季節性因素、流動性水平以及監管政策等影響,波動較大,導致M2的穩定性受到影響。

目前看,同業渠道與外匯占款往往有共向波動特征,外匯流入多會增加銀行體系流動性,同業業務多數時候增長也快,外匯流入下降會減少銀行體系流動性,同業業務也可能相應下降。2013年前幾個月M2增長較快,就與外匯流入相對較多以及同業業務增長快有關。而6月份M2增速較5月下降了1.8個百分點,同業業務大幅收縮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而同業業務具體如何影響貨幣供給?

央行詳細解釋,其背后掩藏的問題較為復雜,依照交易對手方的不同,同業渠道可進一步分為非銀行同業渠道和銀行同業渠道。

非銀行同業渠道指商業銀行向非存款類金融機構融出資金,交易對手包括商業銀行表外理財和保險公司等,此時在資產方會記錄為這些機構欠銀行的債權,即與貸款類似,同時在負債方則會記錄為其在商業銀行的存款,這樣就增加了全社會貨幣供給。

銀行同業渠道則指商業銀行實際上向非金融企業提供了類似於貸款的融資,但是通過一定的會計操作,將這些業務在資產方不計入貸款,而是記錄為同業資金運用科目,在負債方記錄為非金融企業在商業銀行的存款,從而實現了貨幣創造。而幫助其實現這一可能的操作方式包括“買入返售銀行承兌匯票”、“同業代付”以及“買入返售信托收益權”等。

標準、透明成同業業務目標

目前,同業業務已經成為金融機構融通資金、管理資產負債、創新產品和拓展利潤增長點的重要渠道。

但央行在報告中直接指出,部分機構在開展同業業務中存在操作不規範、資訊不透明、期限錯配較嚴重和規避監管等問題,部分商業銀行還利用同業業務開展類貸款融資或虛增存款規模,加大了流動性管理和風險防控的難度,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的效果。

根據標普統計,有些銀行的同業負債占比達到30%甚至50%,而隨著信用周期下行,流動性指標會在短期內發生極大的下滑,同時風險也擴散到更大的銀行。可以說,同業業務的快速擴張給流動性管理帶來極大的挑戰。

這些不規範的操作已經引起宏觀調控部門和監管層的重視。

昨日有媒體報導,銀監會有關規範同業業務的管理辦法趨於成熟,擬要求銀行對同業業務加大計提撥備,並叫停買入返售的《三方合作協議》,以進一步控制銀行理財投資非標準化債權資產。

央行則指出,下一步應進一步完善同業業務管理制度,將標準化、透明度作為規範和加強同業業務管理的抓手,健全相關考核和監管機制,引導其在規範基礎上穩健發展。完善金融統計和會計制度,以更全面、更準確地反映商業銀行的信用擴張和經營行為。考慮到未來金融創新會更趨復雜,有必要進一步改進金融宏觀調控框架,強化流動性管理和價格型調控機制。同時,也要繼續強化宏觀審慎管理,可考慮把更多信用創造活動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防止金融部門出現過度加杠桿和順周期波動。(記者李丹丹)

文章標籤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