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理財

〈理財周刊〉盧意:人脈加理財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6-14 14:53

最近公佈的台灣薪資成長率又在競爭國家裡敬陪末座,不過已經引不起太多討論了,似乎感覺不像是新聞,倒是號稱幸福企業的餐飲業大老闆,最近在一場畢業典禮的演講又激起了一些大家不開心的情緒。

他談到月薪五萬以下的年輕人千萬不要存錢,即使是跟父母伸手拿錢也要花錢去做關係拓展人脈。我想他要表述的是人脈的重要性,這是無庸置疑的,但是說實在,今年已經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年,如果連個22K的工作都找不到,誰還有閒情逸致在牛排館裡和「人脈」談抱負理想啊!

需不需要花很多錢來建立人脈,見仁見智,不過大多數人對於基本需求的安全感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新鮮人先有一份工作,再運用賺得的薪水做好理財規劃,似乎是比較合理的做法。

先不論是22K還是55K,新鮮人談理財首要瞭解各種理財工具的特性和一些財務的基本概念,才不會被不同的專家資訊牽著鼻子走,例如房產專家會教你租屋不如買屋,要先買郊區卡位。明天基金專家又告訴你定期定額某支基金有多好,哪天你又聽到保險很重要,現在又要經營人脈,真的搞到快沒錢吃飯了!

其實理財計畫就是針對不同階段的需求做好現金流的分配,如果第一桶金就是一切夢想的開始,選對工具才能更快達到目標,而且千萬不要忽視複利效果的力量。

[NT:PAGE=$]假設每個月有一萬五可以定期投入夢想資產池,而孳息率(殖利率)分別是高收益債8%、藍籌股5%、高息貨幣定存3%、新台幣定存1.5%,從二十二歲畢業開始執行到三十歲,八年後先不計本金損益,高收益債就比新台幣定存多了四十萬,此時手上已有近二百萬的夢想基金。

而這筆錢再用8%放個八、九年就會變成四百萬,加上這期間又用同樣方式累積二百萬,不到四十歲已有六百萬可以運用。這中間還可依照不同工具特性搭配。

所以是人脈重要還是理財重要?最理想的狀況就是有幸認識能幫你做好理財規劃的人脈。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668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

(來源:《理財周刊》,668期)

【本期封面故事】貿易開戰 台廠竄出股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