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主筆室》悲慘世界!美企狂買庫藏股、員工猛兼差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3-11 08:19

精實新聞 2013-03-11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8日再創歷史新高是否意味著美國2月就業報告真的很好?或者,正是因為它不夠好、美國聯準會(FED)有繼續使用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的充分理由,所以股市投資人鼓掌叫好?弔詭的是,不管這份報告究竟夠不夠好,就短線而言股市似乎都可以找到繼續推升股價上揚的理由。

QE引發的資產價格泡沫何時爆破?沒人可以說得準。但,可以確定的是,美國就業市場真的沒有外表那麼光鮮亮麗!是的,跟歐元區創歷史新高的失業率相比的確好很多,但跟美國股市當前的榮景相比則是呈現明顯的反差!當然,如果您相信美國股市真實價值應該以金價來衡量時,那麼股市跟就業市場就沒有太大的差別:同樣停留在近年來相對低檔。

其實,FED無需動用QE、美國就業市場照樣可以大幅好轉,前提是美國企業願意以對待股東的方式看待員工。怎麼說?美國企業事實上不是缺錢增聘員工(更精確來說應該是增聘全職員工!)。華爾街日報7日報導,根據Birinyi Associates Inc.的統計,美國企業今年2月宣佈買回自家公司股票的金額總計達1,178億美元、創1985年開始統計以來單月新高!此外,根據S&P Dow Jones Indices的統計,2013年標準普爾500大企業預計至少將發放3千億美元的現金股利,超越去年的2,820億美元。

CNBC 7日報導,Rosenblatt證券首席市場規則分析師Brian Reynolds指出,2009年信貸榮景展開以來美國企業的股票買回行動成了股價上揚的主要動能來源,因為其他股市參與者合計是站在賣方。Reynolds統計顯示,2009年迄今美國企業宣佈買回自家公司股票的金額總計已逾1兆美元。

《持續QE、美股創新高,結果新增就業機會竟低於去年同期!》
美國2月非農業就業機會新增23.6萬,此前三個月每個月平均新增19.5萬。不過,去年美國非農業新增就業機會剛好就是落在前兩個月(分別為31.1萬、27.1萬,大於今年的11.9萬、23.6萬),加上美國政府支出全面刪減法案已在3月1日正式生效,因此未來幾個月的就業數據恐怕難以樂觀看待。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估總計將有140萬人因而丟掉工作。紐約時報報導,Macroeconomic Advisers預估美國政府支出全面刪減法案將會在今年內讓70萬人失去就業機會,其中多數裁員動作將集中在第2、3季。

美國2月失業率降至7.7%、創4年新低。不過,當月有高達13萬人離開就業市場,因此失業率下滑並不能視為真正利多。

當然,薪資稅恢復正常水準(自4.2%恢復到6.2%)也算是當前美國就業市場面臨的潛在利空。華府智庫稅務政策中心預估,美國大約有1.6億人支付薪資稅,薪資稅減稅優惠到期(自4.2%恢復到6.2%)將使得每位薪水階級荷包一年縮水700美元。[NT:PAGE=$]

《非志願兼差打工族連兩個月擴增》
美國2013年2月非自願兼差(註:因為找不到全職工作,一週工時不到35小時)者人數月增1.5萬人至798.8萬、為連續第2個月走高,僅較2010年9月的922.6萬(歷史最高紀錄)短少13.4%(123.8萬人)。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非自願兼差人數不曾超過700萬人(註:資料始於1955年5月)。美國勞工統計局資料顯示,僅有24%的兼差族擁有醫療健保保障,比例遠低於全職者(86%)。景氣惡化時兼差打工族通常是最先被裁的。

對於這群被迫兼差的美國人來說,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創歷史新高、美國房市持續回溫/幅價持續上揚、美國聯準會(FED)資產規模創歷史新高、美國政府負債金額創歷史新高似乎都對他們沒有產生太大的助益。

非自願兼差人數會不會持續增加?華爾街日報曾報導,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預估,「歐巴馬健保案(Obamacare;全名為「病患保護與平價醫療法(Patient Protection & Affordable Care Act)」的實施可能導致80萬個全職工作轉變為兼差。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即將在2014年實施的Obamacare規定,擁有50名以上全職員工的雇主如果其員工醫療保險沒有達到官方設定的標準(例如:保障過低),那麼雇主在每個違法案例上將被罰2千美元,但Kaiser家庭基金會估計每名員工的保險年費高達4,664美元。知名甜甜圈連鎖餐廳「Dunkin` Donuts」執行長Nigel Travis表示,他期盼國會能將歐巴馬健保案當中的全職員工定義自每週最低工作30小時提高至40小時。包括Wendy`s、Taco Bell等連鎖餐廳則是打算削減員工工作時數以避開法律規範。

《擁有多份工作者人數跳增34萬,令新增就業數目相形失色》
在所有擁有工作的美國人當中,2月份有5.1%為擁有多份工作者(multiple jobholders)、比例創2010年5月以來新高。2月份擁有多份工作者人數跳增34萬至725.9萬。Thomson Reuters部落格指出,「34萬」這個數據比2月非農業新增就業機會(23.6萬)還要高,因此可以說2月新增的工作實際上是某些人的第二份、第三份工作。美國目前有高達8,930萬人不在勞動市場,其中僅有680萬人積極在找工作。

美國全職工作者(1.153億)佔民間非機構(註:不在軍隊、監獄)總人口(2.448億)的比重2月為47.1%(見附圖;來源:St. Louis Fed Economic Data;簡稱FRED)、逼近歷史低檔。美國2000年網路泡沫破裂前此一佔比曾升至接近54%,創歷史最高水準。

20130311_4_0.jpg -->

《勞動參與率、就業人口比率持續低迷=現有工作者稅負擔子加重!》
2013年2月美國勞動參與率(LPR;有工作加上積極找工作的人數佔比)報63.5%、與2012年8月相同,齊創1981年9月以來新低。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第一任剛就任時(2009年1月)LPR為65.7%。[NT:PAGE=$]

美國嬰兒潮世代的LPR事實上是不減反增。這意味著就業市場低迷才是LPR破底的真正元兇。2013年2月美國25-54歲(就業市場主力部隊)LPR報81.0%、與1月相同,創1985年8月以來新低。

MarketWatch專欄作家Rex Nutting指出,如果LPR回到經濟衰退剛開始的水準(66.2%),那麼現在的失業率應該是12.1%、而非美國政府告訴你的7.7%。

Capital Economics北美首席經濟學家Paul Ashworth曾說,就業人口比率(Employment-Population Ratio)是美國最好的勞動市場動向指標。2013年2月美國就業人口比率為58.6%、連續3個月持平,僅略高於2010年11月/2011年6、7月的58.2%(註:1983年7月以來最低點)。

就業人口比率要比照美國股市挑戰歷史高檔,那麼就得增加6.1個百分點才行。彭博社報導,截至2008年經濟衰退為止的10年期間美國就業人口比率平均為63.3%。

《美國就業市場世代戰爭ING》
美國65歲(含)以上族群(簡稱:老年人)勞動參與率2月報23.7%、創2008年6月開始統計以來次高紀錄,僅較去年5月、去年3月的23.8%短少0.1個百分點。美國老年人就業人口比率(Employment-Population Ratio)2月報22.4%、平2008年6月開始統計以來最高(註:2012年3月也是22.4%)紀錄。

美國嬰兒潮世代為何不敢退休?FED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恐怕得負上一部份責任!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退休基金規則分析師James Moore曾指出,過去50年的經驗顯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與65歲以上老年人的勞動參與率呈現高度的反向關聯。柏南克拼命買債把美債殖利率打到歷史低檔,安全固定收益嚴重縮水的美國老年人只能繼續待在職場為自己多攢點生活費。

「今日美國報」年初曾報導,根據TD Ameritrade所做的調查(「嬰兒潮世代與退休(Boomers and Retirement)」),美國嬰兒潮世代退休儲蓄平均短少50萬美元。高達7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退休時恐怕得大量依賴社會安全計畫(註:每個月平均支票金額為1,230美元)。根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數據,65歲或更高的年齡族群佔整體勞動人口的比例達到16%,高於1990年的12%。

美國青少年(16-19歲)失業率2月月增1.7個百分點至25.1%、創2011年8月(25.2%)以來新高,僅較2010年10月所創下的歷史(註:資料始於1948年1月)最高點(27.2%)短少2.1個百分點。

《高學歷者失業率的確較低,但教育投資報酬率恐不盡人意》
FICO Labs 1月29日公佈,2005年美國每筆學貸平均為17,233美元、到了2012年已經達到27,253美元,相當於7年內成長了58%。從帳面上來看,高學歷的美國人失業率的確比較低:學士學位(或更高)失業率2月報3.8%、低於一年前的4.2%;擁有副學士學位的美國人失業率自一年前的7.3%降至6.7%;僅具高中畢業學歷的美國人失業率自8.3%降至7.9%;高中未畢業者失業率自12.9%降至11.2%。[NT:PAGE=$]

不過,美國高學歷者是否面臨學非所用、取得工作究竟是全職亦或兼職、薪資水準為何?美國非農業報告並沒有提供進一步的分析數據。如果從FICO提供的數據來看,近年來美國高學歷者的薪資狀況顯然是不理想的。FICO Labs指出,2005-2007年申請的學貸目前的拖欠率為12.4%,而2010-2012年的學貸拖欠率則是高達15.1%,代表拖欠率跳增了將近22%。

為何要擔心美國學貸拖欠率超過15%?彭博社指出,2007年年中美國次級房貸拖欠率升至15%。根據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CFPB)的統計,學貸已成為美國最大無擔保消費性貸款來源。過去40年來,美國大學學費漲幅超越通膨,導致學貸餘額暴增至1兆美元,比信用卡餘額還要多。

《美國半導體就業機會逼近歷史低點》
美國2月半導體和電子元件產業總計有38.12萬份就業機會,年減1.2%(月減0.2%)。官方資料顯示,1985年1月以來歷史最低點出現在2009年12月(36.4萬)。

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協會(SEMI)2月21日公佈,1月北美半導體設備製造商3個月移動平均出貨金額初估為9.521億美元,較2012年12月下修值(10.061億美元)下滑5.4%,並且較2012年同期的12.4億元短少23.2%。2012年10月迄今出貨金額僅有1個月高於10億美元。

2013年1月北美半導體設備製造商接單出貨比(Book-to-Bill ratio)初估值(1.14)雖創2010年8月(1.17)以來新高,但自2005年1月以來(截至2013年1月為止總計97個月)BB值僅有28個月(28.9%)達到1或以上的水準。這意味著1以下的BB值已經成了新常態。

《家電實體零售業悽慘無比,從業人數逼近1994年低點》
大家都知道現在實體電子產品零售商不敵網路(電子商務)同業。但,實體通路商情況究竟有多慘?美國2月電子與家電商店零售經銷商就業機會年減1.4%(月減1.6%)至51.16萬。2012年9月產業就業機會僅有50.26萬,創1994年8月(50.16萬)以來新低。

美國電子產品實體零售通路龍頭Best Buy去年12月28日收盤價(11.29美元)創2000年12月26日以來新低。另一方面,美國網路零售業龍頭亞馬遜(Amazon.com)則是在2013年1月25日(283.99美元)創下歷史最高收盤紀錄。

《頁岩油產業正旺,但對美國就業市場的直接幫助不大》
拜頁岩油產量持續攀高之賜,美國原油日產量已突破700萬桶,創1992年以來新高。毫無疑問地,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是當前美國少數的亮點產業:2月就業機會年增5.6%(月增0.6%)至19.33萬,創1988年8月(19.39萬)以來新高。不過,這個產業僅佔美國整體就業機會的0.14%。[NT:PAGE=$]

《營建業就業機會連續9個月上揚》
美國2月營建業就業機會年增2.5%(月增0.8%)至578.4萬、創2009年9月(578.5萬)以來新高,為連續第9個月呈現月增。

Thomson Reuters指出,當月新增48,000個工作機會、為2007年3月以來最大增額。官方數據顯示,2013年1月新屋銷售創20年來最大增幅。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期間美國總計流失880萬個工作機會;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這4年期間每國營建業總計有30%的從業人員丟掉飯碗。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