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產業

共享單車企業出海:雷聲大雨點小為了融資講故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8-08 14:53

每經記者趙娜 實習記者宗旭 每經實習編輯謝金池

今年以來,中國共享單車企業彷彿進入 “大航海” 時代,紛紛進軍海外市場。公開資料顯示,截至目前,摩拜單車已進入 8 個海外城市,ofo 也入駐了六個海外國家,但出海後的共享單車並非一帆風順,只進行了小規模的投放。

艾媒諮詢 CEO 張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向記者表示,共享單車之所以在國內競爭尚未結束便開始在國外佈局,因為國內市場的紅利逐漸消失,國內共享單車企業已經進入了拼運營的階段。其次是因為國內該投放的地方已經基本飽和,出海有助於共享單車企業增加市場的容量和用戶的數量,增強規模效應。

共享單車紛紛出海

共享單車在出海的過程當中並非一帆風順,在進入海外當地市場普遍遭遇政策監管問題。

張毅認為,國內很多互聯網企業在發展初期往往採用 “先斬後奏” 的粗放的市場擴張模式,在這點上國外與國內存在巨大差異。

如美國舊金山通過的一項規定,要求任何無樁共享單車在當地投放前必須獲得政府許可證明,而在國內共享單車企業往往是先投放車輛再申請牌照。繼續沿用國內的擴張思路讓它們在海外市場吃盡了苦頭,Bluegogo 就因無照經營被舊金山政府勒令退出,ofo 也在其擅長的大學校園失利,在斯坦福大學短暫停留後被校方要求撤離。ofo 與摩拜在進入新加坡後,也都有新加坡道路運輸管理局扣押的經歷。

此外,中國的共享單車還遇到了來自海外共享單車企業強有力的競爭,如在紐約很受歡迎的 Citi Bike,灣區的 Ford GoBike 以及 Lime Bike、VBike、Motivate 等。雖然這些後起之秀們一度被尷尬地貼上了 “模仿” 甚至 “抄襲” 中國的標籤,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在本地市場更具優勢。

如美國最大的公共有樁自行車運營商 Motivate,在美國 9 個都市地區都開展有業務,並且獲得不少政府資金和資源支持;新加坡本地的無樁共享單車 obike 在投放共享單車時一上來就是一萬輛,遠超 ofo 在新加坡 2500 輛單車的投放量,obike 甚至把戰火也燒到了歐洲,在倫敦東部推出 400 輛無樁共享自行車,與中國共享單車企業展開競爭。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情況正在改善。ofo 開始重視政府合作,海外版小黃車也將會根據歐美用戶的身高、體型和騎行習慣重新設計。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煒煒在最近一次活動中也表示,摩拜單車在海外市場會請本地化的團隊來做,並加強與當地政府交流,包括車型的改進及符合當地法規的要求。

擴展海外市場為了 “講故事”?

不過從各地單車投放數量來看,此次共享單車出海熱潮有些 “雷聲大雨點小” 的意味,多數還是處在 “試運營” 的階段。

公開數據顯示,小藍單車試水美國舊金山時投放了 200 輛;摩拜單車宣布將在倫敦市伊靈區投放單車數量為 750 輛,在曼徹斯特和索爾福德投放 1000 輛;ofo 在馬六甲投放了 500 輛小黃車,並稱在泰國曼谷、清邁等旅遊城市會以每月 5000 輛以上的速度快速投放,然而這些投放數量都遠遠不能和國內相比。

當問及單車企業何時會進行大規模的投放時,張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說並不看好。張毅認為,目前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還不清晰,主要的資金的來源還是來自於 VC,其本身並沒有可靠的利潤來源,而 VC 終究有一天會 “斷奶” 的。在這種情況下,共享單車企業出海勢必會增加其運營成本。這些企業想要達到證監會的要求在國內上市比較難辦,少量投放的行為更像是在“講故事”,是為了獲得更好的融資乃至以後在國外上市。

同時,張毅認為這些共享單車企業運作不成熟,出海會給企業的經營管理帶來風險。這些企業成立時間普遍不是很長,在資本的推動下這些單車企業發展速度很快,創始人以前幾乎沒有經營管理企業的經驗,現在突然去管理了一家跨國公司,而企業又很難掌控那些頂級的職業經理人。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