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房產

倫敦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危在旦夕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7-31 14:31

金融是英國的立國之本,如果倫敦因為脫歐而丟掉了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那麼大英帝國僅存的一絲氣息也就徹底沒有了。

近日,美國銀行董事長佈萊恩 · 莫伊尼漢宣布,為了應對英國脫歐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將美銀的歐洲業務中心從英國倫敦遷到愛爾蘭的都柏林。雖然他沒有具體透露美銀在倫敦現有的 4500 名員工有多少需要調配至都柏林,但作為一家在全球金融市場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國際性銀行,美銀的遷址無疑是對特蕾莎 · 梅要在脫歐之後打造一個 “全球化英國” 計劃的一次打擊,倫敦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正在受到嚴峻挑戰。

北京周報分析,其實早在美銀宣布遷址計劃之前,許多國際金融機構就已經紛紛啟動了其 “脫歐應急預案”:巴克萊銀行和摩根大通選擇了都柏林,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高盛、花旗和日本的野村銀行則選擇了法蘭克福。安永公司的研究報告顯示,截止到 2017 年 6 月底,在英國的 222 家銀行、保險、投行等領域的大型金融機構中,有 59 家宣布了要將其在英國的人員和業務遷到外國的計劃,大部分選址在法蘭克福、都柏林以及盧森堡。

這些金融機構 “逃離” 倫敦是有現實需求的。在 2019 年 3 月底英國正式脫歐之後,在倫敦的金融機構如果想繼續向歐盟 27 個成員國境內的客戶銷售金融產品和提供金融服務,需要重新申請歐盟金融經營許可證,整個程序最長需要等待 18 個月。這對於奉行 “時間就是金錢” 的金融業而言,成本是巨大的。何況,這些在倫敦的金融機構的大量業務與歐元有關,它們離不開歐盟大市場。

此外,英國 44% 的出口市場是歐盟國家,還有 18% 出口市場是與歐盟簽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脫歐之後,英國的對外貿易是否還能維持在目前的水平上,是一個巨大的問號,而金融業務與對外貿易又是息息相關。金融機構 “出走” 倫敦,多少有一點 “大難臨頭各自飛” 的意味。

從長遠來看,隨著馬克龍的上台,德法軸心在逐漸恢復動力,默克爾在與馬克龍會面時表示,可以考慮修改歐盟條約。這意味著,歐盟財政一體化很可能在今年德國大選之後真正啟動,除了建立歐元區的共同預算外,今後不排除發行歐元區共同債券的可能性,這對金融機構而言是一塊絕不能錯過的巨大蛋糕。

金融是英國的立國之本,承載著大英帝國的歷史榮耀。正因為有著歐洲一流的金融管理能力,19 世紀英國在拿破崙戰爭中才會最終戰勝法國。當時,英國國債的平均利率為 3.7%,而法國信用最好的債務的利率也達到了 6.1%。戰爭的背後是財政,這意味著在與英國的戰爭中,法國要付出的成本遠高於英國,英國在融資能力上佔據明顯優勢。

由於英國金融業的良好信譽,在拿破崙戰爭期間,法國大量的資金流入英國。1801 年法國居民擁有的英國國債為 15 萬英鎊,到 1810 年增至 172 萬英鎊。這相當於法國人出錢資助英國與法國作戰。此外,由英格蘭銀行管理的荷蘭、西班牙、德國的資產,也達到了 1454 萬英鎊。從金融的角度看,拿破崙的失敗並非偶然,英國更勝一籌的金融能力從一開始就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如今,金融業為英國每年貢獻了 2160 億歐元的稅收,佔英國經濟總量的 12%,如果倫敦因為脫歐而丟掉了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那麼大英帝國僅存的一絲氣息也就徹底沒有了。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