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中長期中國有望取代美國主導國際商品價格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1-22 06:50

有評論指出,身為全球主要商品消費國,人民幣強弱與商品價格息息相關。但自去年起,兩者卻明顯脫鈎,原油帶動商品價格反彈、人民幣貶值令貿易商退出市場等或為主因,此令中國在全球商品定價的話語權短暫受挫。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對照人民幣兌美元與路透商品指數(ThomsonReuters/JefferiesCRBINDEX)自2014年來的走勢,2016年以前均呈同步關係。人民幣貶值,商品價格就會下跌。美國銀行(BOA)更曾在去年發布報告稱,只要人民幣每貶值1%,原物料商品價格平均就將下跌0.6%。

畢竟是需求大國,中國對商品價格主導性強,中短期的匯率變化會有影響。保德信投信全球資源基金經理人楊博翔說。

安聯投信全球油礦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窪也指出,中國無論生產與使用均在全球居前,像是鋁占全球產出的56%,使用則占全球的55%。鎳需求占全球的56%,自行生產也達三成。用在鍍鋅鋼板的鋅,占全球使用量的一半,鐵礦砂則占六成,發言權自然不低。

不過人民幣與商品價格的關係,卻自去年起發生變化。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去年以來,已貶值了逾5%,若照美國銀行報告的推論,商品價格應該同步下跌逾3%。但路透商品指數卻是反彈了10.56%。

造成脫鈎的原因何在?從供給面來看,林孟窪認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達成在今年第一季減產的協議,令油價上漲進而帶動其他商品價格走高,以及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其擴大基礎建設政策的訴求,令通膨預期升溫、商品價格居高不下,是造成擺脫人民幣貶值負面衝擊、走出多頭行情的主因。

此外,良運期貨研發部總經理張明也提及,中國近年施行供給側改革,使得焦炭、螺紋鋼、鐵礦石等黑色商品產出,在政策調整後明顯減少。

惟在需求面,張明認為,人民幣的貶值,造成過去在升值期間專做融資進口的貿易商幾乎消失殆盡,或許是讓中國在商品市場話語權降低的部分原因。

升值周期匯率價差是很豐厚的,但若進入貶值周期,這麼做是虧的。這幾年銅、棕梠油等貿易商消失得很快。張明說。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資深經理蕭若梅也稱,過去中國貿易商通常會在國際盤與國內盤的報價尋求套利空間,自海外買進基礎金屬,因此盤面價格通常會衝過頭。但隨著人民幣走弱,這類的炒作動能也相對降低。

林孟窪則補充,中國政府嚴控資金外流,導致貿易商融資周轉困難,這也使得過去習以為常的金融操作模式無以為繼。

開放欲重拾話語權

人民幣貶值導致話語權流失的窘境,也許會出現改變。中國或將令商品期貨市場國際化,並將報價以人民幣人民幣、美元雙貨幣並行,一方面增強國際定價影響力。另一方面,則讓人民幣國際化。

張明樂觀預期,包括大連商品交易所的鐵礦石、鄭州商品交易所的PTA(精對苯二甲酸),都會在今年開放外資參與交易,且是以人民幣定價。至於原油期貨則是設計以人民幣與美元交易,估計開放時點會晚些。

很樂觀預期今年要推出,已經論證完了,也在宣傳。他說。

張明認為,商品期貨市場原是由國內業者主導,開放後將讓中國的定價權更為強化。並收斂國內與國際盤間的價差。雖然鐵礦石、PTA要以人民幣交易,可能讓國際投資或投機客不習慣,但若是大型生產商、貿易商,應該會願意以人民幣交易。

去年9月底中國已發布商品期貨國際化步伐有望加快訊息。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稱,證監會將加速推進商品期貨市場對外開放,歡迎外資金融機構、實體企業到中國投資,進入期貨市場。今後將選擇在全球已有一定影響力的若干期貨品種,逐步向境外投資者、產業客戶開放。

對於國際化可能產生的效果,林孟窪認為,以目前人民幣因貶值預期仍強,政府嚴控資金流動的環境來看,政策必須要配套,讓參與的外資有專屬通道,否則開放的效果會打折扣。

惟就中長期而言,市場人士一致認為中國終將取代美國,主導國際商品價格。

楊博翔表示,過去美元愈強,油價就愈弱,但未來若人民幣轉為進入升值軌道,預料美元與油價就會脫鈎。

但生產商以阿拉伯國家為主,他們習慣與美元聯繫,速度不會這麼快。他說。

林孟窪則稱,中國畢竟是商品消費大國,雖然現在大部分的人還是習慣看美元與商品價格的關連,並采美元定價,但在未來10年,人民幣是有機會取代美元成為定價貨幣。

以前(商品價格)跟着美國ISM(採購經理人指數)走,現在跟着中國PMI(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走。他說。(文章來源:路透中文)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