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3D文物修復技術進步 擔綱保存文物重責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1-19 15:44

記者吳宛縈/台北報導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研究所與史前館合作進行 3D 文物修復,日前已將 3D 掃描的工作從擬真複製向前推進到虛擬修復的階段,使得文物典藏的工作又再向前躍進。史前館 17 日發表 3D 文物典藏資料庫,未來數位保存技術除進行文物紀錄外,亦將多方面應用在教育及展示領域。 《經濟學人》將 3D 列印比喻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由於硬體與軟體的普及化、操作簡便化,運用上更為方便,具有「快速」的優勢。3D 數位保存在國家文物的博物館擔綱重責,因現在文化資產消失的速度遠大於保存的速度,同時保存與修復方法源自於經驗傳承及不同時代新科技融入,需要更有效率的新世代保存修復方法。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系主任曾永寬指出,作為文物數位化的技術之一,3D 掃描與數位攝影不同之處,在於其能記錄文物立體型態與文物表面起伏狀態,並能經由後製作業將掃描點雲資料融合成為單一文物模型。現行的 3D 掃描技術,依其原理可分為三大類: 雷射掃描 (Laser scanning)、結構光掃描 (Structured light)、攝影測量 (Photogrammetry)。各種 3D 掃描技術依據其設計原理和掃描對象而各有性能上的優劣,例如雷射掃描與結構光掃描在解析度精準度方面可能超越了攝影測量技術,但在貼圖品質方面卻是攝影測量較為精緻。因此依據掃描物件型態與掃描用途來選擇所需的 3D 掃描技術,方能獲得最佳的成果展現。 史前館表示,本次學術演講簡介國內外數位保存技術的發展以及應用開發的現況,因為目前使用 3D 儀器掃描文物的輪廓外型及特徵, 建設 3D 線上資料庫平台, 是繼2D的數位典藏之後,文物典藏科技再一次的躍進,讓研究人員與民眾更方便上網瀏覽文物資訊。也由於掃描技術在近幾年越見普及,現今國內許多博物館及文物保存單位皆正在建置發展 3D 文物線上資料庫。

 

『新聞來源/NOWnews http://www.nownews.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