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催收已成巨大產業鏈 暴力催收頻現遭公憤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0-28 23:40

中國消費金融觀察系列(四)

和訊網訊近日,和訊網相繼刊載了「中國消費金融觀察系列」文章,包括《逾萬人加入反捷信QQ群?捷信稱不會書面回應》、《遭抱團維權的不止捷信佰仟達飛我來貸也遇類似困境》、《消費金融行業借款利率遠超高利貸亟需整治》,引起大量讀者的關注。有多位讀者向和訊網投訴稱,遭遇了暴力催收。

恐怖的暴力催收

2014年10月份,是江蘇賈先生(化名)噩夢的開始。一通來自捷信的營銷電話,把他拉到了高額債務之下。沒能正確估計還款能力的他,在當地銀河電腦城貸到了15000元現金。

「30期貸款每期還款975元,雖然年化利率高達38%,但簽了合同,我承認,沒想到的是,今年4月1號,在我還了18期後,我提出提前還款,客服卻告訴我,還需要還13000多元。這意味着我前面18個月還掉的17550元,本金只占了不到2000元,其余15000多元全是利息!」

賈先生一氣之下,停止了還款。

但事情並不是他想象的簡單。等待他和家人的,是無止盡的催收電話和恐嚇短信。賈先生無處宣泄這份債務帶來的高壓,在網絡上他找到了一個反捷信QQ群,群里1千多人都有類似經歷。

而捷信因為在中國開展的業務較早,用戶人群量大,所以群數最多,人數也最眾,佰仟金融、達飛金融因為業務開展得相對較晚,所以人數相對少一些。

遭遇了共同的催收遭遇,讓很多人在QQ上結成了群,寄望抱團取暖來維權。

「裸條貸」、「大學生自殺」致暴力催收浮出水面

「裸條貸」、「大學生自殺」等事件密集發生,讓催收這個行業慢慢浮出了水面。

但事實上,「裸條貸」也並非新鮮事物,在小額借貸公司「時代」,就有貸款方通過「裸條」的方式逼迫欠款人還錢,只是在被媒體曝光之前,這一催收方式都是在暗中運行,不為外界所知。

而把催收行業真正完全曝光在公眾視野的,是近期頻繁發生的「大學生自殺」事件。

在此前,金融業也曾深入過大學校園,彼時,大批銀行進軍大學信用卡市場,在學生還貸能力有限、收入不穩定的背景下,導致了大量逾期問題出現,引起了監管者的關注。2009年,銀監會發文,叫停了信用卡業務。

此後,校園金融領域出現真空。而「校園貸」用互聯網的思維方式,迅速進入這一市場。但與大學生信用卡相比,「校園貸」無論從貸款成本而言,還是從貸後管理的暴力程度而言,都高了不止幾個段位。

「校園貸」從「3C」入手,瞄准大學生對於購買手機、電腦等必備用品這一市場需求,利用低首付,甚至是「零首付」這樣的誘惑,讓一些大學生放松了對高貸款成本的提防,一步步被套牢。

再加之以高強度的宣傳推廣和朋友圈傳播,加之貸款的便利性,「學生貸」業務在大學生圈內迅速擴張,僅僅利用了兩年多的時間,便迅速超越了此前銀行8年辛苦耕耘的戰果。

但風險也在累計。當不少大學生們意識到高昂的借款成本是他們無法承受之時,此時已晚。大量逾期開始出現,隨之而來的是遭遇暴力催收。在高高壘起的債台和不勝騷擾的催收之下,一些大學生選擇終結生命來逃避。

日前,有媒體報道,21歲的大學生鄭德幸從8樓跳下,留給父母的是無盡的痛苦和60多萬元債務。從去年2月開始,鄭德幸冒用或者借用同學身份信息進行網貸,生前他也曾希望用打工的方式還錢,但是對於一個在讀大學生來說,60萬元不啻於一個天文數字。

為了遏制「校園貸」催收過程中出現的暴力現象。8月24日,銀監會就《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有關情況召開新聞發布會。

銀監會普惠金融部許曉征表示,目前對校園網貸采取「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針,停,對於涉及到暴力催收、發放高利貸等違法違規業務,進行暫停。移,按照管理規定移交相關部門;整,整改存量業務;加強教育、規范引導。

不良資產急速增加為催收行業擴張提供營養液

催收究竟是一個什麼行業?

催收行業與不良資產是典型的共生關系。經濟形勢好,則催收行業萎縮,而經濟形勢差,催收行業則欣欣向榮。

催收市場有多大?

由於當下全球經濟不景氣、中國實體經濟表現不佳,銀行的資產質量和企業的現金流都存在很大的問題,主要表現就是銀行不良貸款與企業逾期賬款的快速增長。

據機構最新調查數據顯示,2016年6月國內新增貸款超萬億,上半年整體新增信貸規模已突破7萬億元,其中個人信貸比重較大,國內信貸增長迅猛,再進一步推高了金融市場的風險。

近日,國際著名咨詢公司麥肯錫發布的調查報告指出,中國面臨的不良資產率已高達15%。有機構預測,到2020年,中國不良資產規模將達到10萬億。若以10%的追匯率來計算,金額將高達1萬億元。

那麼催收行業能從中分多少好處?不妨以美國這個成熟市場來做個參照。

美國國際信用收債協會的數據顯示,2013年底,美國第三方債務催收機構共有4615家,總計收回約552億美元賬款,其中,第三方債務催收機構獲取了約104億美元傭金,債權人得到了約449億美元賬款。催收行業收入約占收回資金的19%。

按此計算,到2020年,中國的催收行業收益也將高達1900億元。

不良資產催收行業作為金融產業鏈的末端,其參與方分為正規軍和民間機構兩部分。

「正規軍」起源於1999年的銀行不良資產剝離活動,由四大資產管理公司負責消化國有銀行所剝離的不良資產。隨後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私營和外國資產管理公司也逐漸加入到不良資產處置行列中。

但中國不良市場規模較大,行業周期長,傳統的資產管理平台彼此獨立操作,資產處置與資產清收較分散,催收速度較慢,輻射范圍小,導致不良資產的回收率和處置效率都較低。

公開數據顯示,當前不良資產在我國規模巨大,這是催收行業「茁壯發展」的基礎。

追債公司大變身,一躍成了上市公司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以往被認為是不入流的,甚至是被人瞧不起的追債公司,鯉魚跳龍門,業務迅速擴張,甚至登陸新三板。

現階段,國內已經形成了幾家較大的催收公司。如上海一諾銀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諾銀華」)、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以下簡稱「永雄資產」)等。

其中,一諾銀華已經正式掛牌新三板,代碼835592,在其《公開轉讓說明書》中顯示,共發行了2千萬股,每股面值1元的股票。

而一諾銀華能夠掛牌新三板,得益於我國不良資產的持續增長,在一諾銀華客戶名單上,涵蓋了多家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及汽車金融、小額貸款、融資租賃等機構,中行、農行、建行、中信銀行(601998,股吧)、招行銀行、浦發銀行(600000,股吧)、宜信公司等都是其客戶。

公開資料顯示,截止2015年上半年,一諾銀華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高達74.50%,其中對中信銀行的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44.06%。

而在2015年11月,全國規模最大的民營小額不良資產管理企業——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與湘財證券舉行「新三板」掛牌啟動簽約儀式。宣布「進軍」新三板。

此外,還有「催收寶」、「催單俠」、「點金俠」、「催天下」等催收機構,生意也風生水起。

催收機構魚龍混雜致暴力事件頻發

當前,中國催收行業的通行手段依然非常落後,大體可以概括為:電話、短信、信函、外訪。這幾種方式,是催收機構的主要作業方式。這些手段,基本是應付較小貸款額度的債務。基本套路是,不間斷的騷擾。

而因催收行業收益高,往往也成為三教九流之徒的謀生工具,甚至「涉黑」組織也參與其中,采取的手段便不再那麼溫和,囚禁、關押、恐嚇、威脅等手段層出不窮。

和訊網梳理發現,部分民間非法催收機構人員構成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人員組成復雜化。大多無正當職業,有的系社會閒雜人員,有的系「兩勞」釋放人員。成立所謂的調查公司,依靠人多勢眾,通過一些非法手段討要債務,以收取高額報酬。

第二,催收手段非法化。他們與債權人簽訂委托協議後,采用長期盯梢跟蹤、扣押貴重物品、電話恐嚇家人、潑油漆等手段,有的還采用暴力手段或者非法拘禁,逼迫當事人償還債務。總之,為了達到目的,他們會想盡各種手段。

第三,獲取利益掠奪化。對於債務人,催收人通常以胡攪蠻纏、語言威脅甚至用暴力等不正當手段討要;對於委托他們的債權人,如未能順利討回債務,他們就會巧立名目以支付調查費、差旅費等索要錢財,沒有任何規矩可言。

第四,招攬業務地下化。除了少數通過工商部門合法注冊,絕大多數以「地下組織」的形式存在,通過報紙以「調查追蹤」、「法律咨詢」、「索取債務」等名義刊登廣告,達到招攬業務的目的。

暴力催收總結成經驗分享在社交媒體

而以「催收」作為關鍵詞在QQ上查找,能找到非常多的「催收精英聯盟」等相關群;在微信上查找時,也會找到非常多的以「催收」為主題的經驗分享文章。

例如微信公眾號「愛唐山信貸聯盟」在2016年7月10日發布的名為「催收技巧」的文章中表示:如果欠款人都沒人在家,但是能確定地址正確,那麼一定要給對方做點動作。比如說把牆上貼滿催收函,小區的樓道單元門都貼滿,把門鎖用膠帶封死等等。讓對方知道我們開始折騰他的日常生活了。這篇文章獲得了一千多次的閱讀。

公眾號「龍信小額貸」在2016年10月13日發布的名為「催款電話不知道怎麼打?別告訴我你是干催收的!」的文章中表示,逾期管理的三個階段,最後一個階段,「強力催收階段——施壓、施壓、施壓」中也表示:在這個階段,針對客戶、客戶的生意、家庭、社會聲譽等采取一定的措施可有效提高其被動的還款意願,使借款人迫於壓力主動還款。

公眾號「信誠小貸」在2016年10月14日發布的名為「逾期賬款催收技巧」的文章描述了自身的一個案例,寧波地區有債務人失蹤,這批債務人每個人的欠款達到幾千萬,後來經調查發現這批債務人到上海開了一家P2P公司。這篇文章中表示,他們的催收辦法是,首先把欠款人在寧波所有的欠款和法院判決書都貼在P2P門店上,讓所有人都知道一直在騙錢,把惡行公之於眾;其次,告訴員工,他們的老板是欠錢不還的騙子,讓他們趕緊把存在P2P平台的錢撤回辭職。

不過和訊網在閱讀這些催收文章之時,也發現,有部分「老賴」欠錢不還,四處躲避,催收人員為了能夠完成任務,「損招」不斷,雙方的斗爭真可謂是一場又一場的鬧劇。

業內人士認為,此類的經驗分享,隨着不斷的傳播,有可能導致催收員偏聽偏信,刺激暴力催收事件愈演愈烈,也呼吁相關片面、極端的文章能夠得到刪除。

律師:暴力催收侵犯隱私和自由權

北京市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律師滕元慶認為,討債的過程中出現的暴力催收等現象,都是侵犯人身隱私權、自由權的行為,「但是法律法規的發展確實有滯後的現象,現階段有一定的盲點,加上執法還不太到位,一定程度上讓暴力催收等現象有了發展的溫床」。

學者宋清暉則告訴和訊網,隨着大量壞賬出現,催收產業鏈條被打通,各個環節分工明確。在電話催收、上門催收無效的情況下,催收過程中將難免產生暴力現象。

「消費金融催收過程中產生的暴力從根本上來講是違法的,繼續監管機構亂中建序,只有首先使行業自律起來,才能再談健康發展」,宋清暉表示,消費金融公司作為產業鏈條上面的重要一環,很難有動力去降低費率,減少與借貸者的糾紛等。

宋清暉認為,消費金融行業想真正成長、發展起來,依靠的不僅僅是消費金融自身,而是需要諸多行業的相互配合,只有當征信體系、信用體系、擔保體系、借貸體系、追償體系及一系列相關體系建立起來之後,消費金融才能真正成長起來。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