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介紹Qubic:社區驅動,凝聚GPU和CPU算力構建AI模型

BlockBeats 律動財經 2024-05-22 22:0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律動財經圖片

Qubic 是一個由社區驅動的項目,它凝聚了 GPU 和 CPU 礦工的計算能力,通過構建人工神經網路 (ANNs) 來支持 AI 模型 Aigarth 的發展。同時,這些算力又通過拜占庭共識協議為 Qubic 區塊鏈提供保護。

項目基本資訊

運行模式

Qubic 網路的核心由 676 台負責執行智能合約的計算機(通常區塊鏈中的節點)提供支持,需要 2/3(451 台) 的計算機達成共識才能確定最終結果,確保可靠性。與傳統公鏈不同,Qubic 的 POW 系統,可利用挖礦能力進行人工智慧訓練。每個紀元(7 天)會生成 1 萬億個 Qubic 代幣 (QUBIC),這些獎勵會分配給 676 台計算機。

與其他區塊鏈不同的是,Qubic 網路仲裁者根據礦工提供的解決方案(Solutions)進行每周分數排名,確定表現最好的 451 名計算機,他們將保持其狀態,而其餘 225 個名額則由每個時期的候選者和排名較低的計算機填補,被淘汰的計算機,其獎勵和節點費用可能會被沒收。

Qubic 網路與 Bittensor 網路運行模式類似,代幣獎勵主要用於獎勵為 AI 模型提供算力的礦工,兩者都是對比特幣理念的升級,長期以來比特幣網路因消耗大量算力資源用於網路保護而飽受詬病,Qubic 和 Bittensor 將 AI 概念融合到 Pow 挖礦網路,讓算力變得「有用」。三者運行機制對比如圖 1–1 所示。



創始人

Qubic 項目由知名區塊鏈開發者 Sergey Ivancheglo 發起。Sergey Ivancheglo 是 IOTA 的創始人之一(核心開發者),在區塊鏈行業享有盛名。他以網名 CFB(come from beyond) 為人熟知,同時也是區塊鏈行業第一個 POS 幣種 NXT 的創立者。IOTA 則起源於 NXT 社區,Sergey Ivancheglo 在多種編程語言如匯編語言、BASIC、C、C#、HTML、Java、JavaScript、Pascal、Python、SQL 等方面都有深厚造詣。

Sergey Ivancheglo 於 2019 年開始着手 Qubic 項目的開發工作,至今已有 5 年時間。從 Sergey Ivancheglo 對此項目的長期專注程度來看,Qubic 項目相比其他區塊鏈項目更具潛力。

去中心化傾向

Qubic 由社區治理推動,與其他社區治理的項目類似,其日常提案決策涉及如下步驟:

1、想法:Qubic 社區的任何成員都可以提出更改或新功能,然後將這個想法與整個社區分享以供考慮。

2、討論:社區成員可以討論想法、提出問題並提供反饋,提出建議的人可以根據收到的反饋進行修改。

3、提案:經過徹底的討論後,這個想法可以演變成正式的提案。該提案包含了社區討論的所有反饋和修訂。它提供了詳細的行動計劃,清楚地說明了更改或新功能是什麼以及如何實施。

4、投票:提案最終確定後,將進行投票,必須有法定人數參與投票,決定才有效,通常為 676 台計算機中的 2/3(451 台) 同意,提案被視為通過。

5、實施:如果提案在投票中獲得多數支持,則提案被接受並進入實施階段,如果不是,則要麼對其進行修改以供進一步考慮,要麼將其丟棄。

Qubic 生態系統中權利最大的治理角色為仲裁員,官方宣稱其為解決爭議和保護用戶利益的實體。根據公開資訊,仲裁員履行了傳統區塊鏈項目中基金會的角色,其權利為:

·仲裁員設置挖掘算法的參數,這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區塊鏈分散式治理的理念,這種做法引發了人們對 Qubic 項目整體去中心化程度的質疑;

·每個紀元淘汰表現不佳的計算機,並有權沒收其 QUBIC 代幣獎勵,這一機制已經幫助仲裁員積累了 1 兆枚 QUBIC(目前價值 400 萬美元,占流通總量的 1%);

·解決社區爭議,仲裁員擁有最終發言權。

每個節點通過在 Qubic.cpp 中設置相應的 ID 來單獨選擇其仲裁員。控制當前仲裁團的實體仍然未知,但有傳言稱它是由開發團隊營運的。仲裁團未在代幣發行過程中持有任何代幣,所有代幣均是通過挖礦產出,這一點減輕了用戶對項目中心化程度過高的擔憂。

Qubic 沒有預挖或風險投資者參與。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Qubic 項目採用開放的提案機制,任何人都可以提出提案,由礦工群體決定是否執行。但同時,仲裁員在項目治理中擁有過大的權力,這無法完全消除 Qubic 項目存在高度中心化的隱憂。

開發實力

由於官方未公開 Qubic 項目的具體路線圖和階段性目標,我們只能從已公開的數據進行分析評估:

·主網自 2022 年 4 月起開始運行;

·社區成員 63 萬人;

·礦工數超過 10 萬;

從上述公開數據來看,Qubic 項目的主網運行保持穩定,核心開發團隊在區塊鏈領域的技術實力處於優秀水平。儘管缺乏官方完整資訊,但現有數據已初步顯示 Qubic 項目取得了一定進展成果。

項目模型

業務模型

除了傳統的礦工和仲裁者角色,Qubic 網路中還涉及以下業務參與角色:

AI 模型用戶:使用運行在 Qubic 之上的 AI 軟體 Aigarth 解決問題;

區塊鏈用戶:使用 Qubic 區塊鏈網路進行轉賬,使用網路中的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發布者:Qubic 網路中的智能合約發布者,並不能獨享合約收益,而是根據 IPO 時獲得的股份比例分享收益,體現了智能合約的去中心化特點;(下文中詳細介紹)

智能合約的股東:實際享受智能合約收益的投資者;

Oracle 機器:提供外部受信任的數據(如股票價格),同時連接區塊鏈網路與計算機;

眾多角色如何參與網路活動,具體業務流程如圖 2–1 所示。





從業務流程角度來看,Qubic 與 Bittensor 項目確實存在諸多相似之處。但在具體業務發展方面,兩個項目也存在一些差異:

·AI 業務發展角度:Qubic 僅有 Aigarth 一款 AI 模型,而 Bittensor 擁有 32 款不同的 AI 模型,從 AI 業務發展角度來看,Bittensor 更具優勢,更容易獲得成功。

·區塊鏈業務發展角度:相比 Bittensor,Qubic 擁有智能合約執行等區塊鏈核心功能,而 Bittensor 當前尚無智能合約執行能力。Qubic 代幣還存在銷毀機制,而 Bittensor 代幣僅有質押模型。從區塊鏈業務發展來看,Qubic 更具優勢。

Qubic 的智能合約在高性能計算機上運行,有望實現亞秒級最終確定和卓越的運行速度。這不僅使開發人員能夠創建更高效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序 (dApp),而且還擴展了實時、交互式 dApp 的潛力。

綜合以上分析,Qubic 與 Bittensor 在業務發展方面各有優劣。Bittensor 在 AI 模型服務方面更具優勢,而 Qubic 在區塊鏈功能、代幣設計等方面更勝一籌。

智能合約的 IPO 發行機制

Qubic 的智能合約使用 C++ 語言構建,並不需要專門的編程語言。與其他區塊鏈上智能合約的發行方式相比,Qubic 網路智能合約發行有諸多特殊之處,如表 2–1 所示:







Qubic 網路中,智能合約的發行和收入歸屬方式可以被視為區塊鏈行業的一大創新。在傳統區塊鏈項目中,智能合約的發布者往往可以獨享合約產生的全部收益。這種模式存在一定中心化傾向,與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理念存在矛盾。而在 Qubic 網路中,智能合約的收益並非由發布者獨享,而是根據 IPO 時各方獲得的股份比例進行分配。這種做法體現了 Qubic 網路對去中心化的追求,充分實現了智能合約收益的公平分配。

Qubic 網路智能合約發行和收益分配的創新模式,可以視為區塊鏈行業去中心化精神的經典體現。這一做法不僅體現了 Qubic 項目對去中心化理念的虔誠追求,也為整個行業未來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鑑。

下文簡要介紹了 Qubic 網路中 IPO 的運作方式:

1、創建股份:使用 Qubic 的智能合約技術,創建數字資產(如 DEX 的股份)。該資產是獨一無二的,可以在 Qubic 區塊鏈上追蹤。

2、向公眾發行:將數字股票向公眾開放,正如傳統的 IPO 一樣,這些股份代表項目的股份,並可能為持有人提供某些權利,與智能合約相關的股票採用荷蘭式拍賣模式進行。

3、股票的購買和交易:網路上的參與者可以使用 QU 購買這些股票。一旦購買,這些股票就可以在 Qubic 網路上進行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購買智能合約股份所用的 QUBIC 代幣將被全部銷毀,這是代幣模型中代幣銷毀的最大場景。比如,第一個智能合約 QX(Qubic 網路中首個 DEX)銷毀了超過 10.18 萬億個 QUBIC,大約占當時流通總量的 15%,這表明 QUBIC 通過 Qubic 上的智能合約發行機制有了潛在通縮的可能性。

「免費」轉賬

Qubic 是少數幾個不收取轉賬交易手續的 Layer-1 區塊鏈之一。

Qubic 網路在智能合約執行過程中,需要合約發起者支付一定數量的 QUBIC 代幣作為手續費,這些支付的 QUBIC 代幣將被直接銷毀,而非流入到礦工或其他參與者手中。

綜合上述特點,可認為 Qubic 網路為用戶提供了完全免費的服務。這一模式突破了傳統區塊鏈收取鏈上交易費用的侷限,體現了 Qubic 在用戶體驗優化方面的創新。

Oracle 機器

Qubic 網路中的 Oracle 機器不僅是網路中的資訊路由器,還是智能合約和現實世界數據之間的橋樑。它使智能合約能夠通過 Qubic 協議接口 (QPI) 與外部資訊進行交互,查詢真實世界的數據。

智能合約在使用 Oracle 機器進行外部數據獲取時,需要支付 QUBIC 代幣,所支付的代幣將被全部銷毀。

Aigarth

Aigarth 是一個開創性項目,將在 Qubic 網路之上開發。它結合了人工智慧和分布式計算領域,創建了一個解決複雜人工智慧任務的集體系統。Aigarth 目前正在開發中,無法獲得更多資訊。

用戶在使用 Aigarth 模型解決問題時,需要支付 QUBIC 代幣,所支付的代幣將被全部銷毀。

代幣模型

Qubic 項目代幣為 QUBIC,流通上限為 1000 兆枚,每 7 天增發 1 兆枚代幣,分配到計算機手中。如果 QUBIC 的流通量達到 999 萬億個,將啟動每周銷毀 1 萬億個 QUBIC 作為執行費用的方案,以確保每 7 天可增發 1 兆枚代幣給計算機。

當前流通總量 9.4 萬枚,交易價格 $0.00000537,流通市值 $506,944,519。(數據來源:QUBCI 區塊鏈瀏覽器)

QUBIC 並未上線任何比較大的交易所,日交易量偏低,當前價格可參考性一般。

潛在的通縮機制

QUBIC 的發行機制僅有每 7 天增發的 1 兆枚代幣,新增代幣均通過計算機通過挖礦產生,所以供給數量(Supply-Total)不變。

代幣在諸多場景存在銷毀機制:

·智能合約 IPO(Burn-1);

·智能合約執行手續費(Burn-2);

·智能合約使用 Oracle 機器(Burn-3);

·用戶使用 Aigarth 模型(Burn-4);

當 Supply-Total>Burn-1+Burn-2+Burn-3+Burn-4 時,代幣流通處於通膨狀態;當 Supply-Total ·智能合約 IPO 規模暴增;

·Aigarth 模型質量處於 AI 行業頭部行業,模型使用帶來的銷毀數量快速增長;

只要上述兩個因素中的任一個發生,即有可能推動 QUBIC 代幣進入通縮狀態。實現通縮挑戰包括:

·智能合約發布審核機制緩慢:每個智能合約在發布前需要經過審核,這可能導致新合約發布速度緩慢,限制了網路的活躍度和增長。

·智能合約收益分享機制影響開發動力:Qubic 要求每個智能合約的收益必須按照 IPO 時的股權比例分配,即使是合約的創始開發者也需要購買股份才能獲得收益。這一機制可能降低了開發者的創業動力,與傳統商業理念相悖。

Qubic 在追求去中心化時引入了一些具有「挑戰性」的機制設計,這些或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項目的發展速度和吸引力。

代幣的不可分割特性

QUBIC 代幣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性,最小單位為 1QUBIC,加之不需要轉賬手續費,使得 QUBIC 代幣在小額支付場景的具有廣泛的應用場景。代幣不可分割增加了其稀缺性,有利於維護代幣價值。

QUBIC 的價值判定

QUBIC 是否具有投資價值,取決於代幣是否出現通縮,影響通縮的重要因素均存在不確定性:

1、根據 Sergey Ivancheglo 的 Medium 顯示,Aigarth 模型至少需要到 2027 年才可能初具規模,所以此部分價值預期被削弱。

2、目前智能合約部署還僅處於官方部署階段,外部開發者還未進入,此業務板塊的發展前景未知,智能合約擁有者無法直接享受合約收入的設計能否吸引到優秀的開發者還有待觀察。

3、小額支付場景帶來的代幣銷毀量有限,無法對代幣流通產生重大影響。

綜上所述,QUBIC 代幣短期無法看到大的投資價值,長期潛力還處於未知狀態,有待進一步觀察。

與同賽道項目相比的創新

1、用戶可以享受免費的區塊鏈交易,同時交易速度優於其他區塊鏈。

2、智能合約通過 IPO 機制,實現去中心化,這是中本聰精神的進一步延續,屬於行業首次。

項目風險

1、開發進度延誤:Qubic 的核心 AI 模型 Aigarth 的開發對團隊提出了較高要求。即便創始人 Sergey Ivancheglo 技術實力出眾,但能否按期完成開發仍存在不確定性。

2、智能合約部署不足:Qubic 過度追求去中心化的設計,可能影響到優秀開發者參與智能合約部署,造成該業務板塊發展受阻。

3、價格波動引發的死亡螺旋:一旦 Qubic 代幣價格出現下跌,可能導致礦工群體轉投其他項目並拋售代幣,進而引發價格進一步下滑,陷入惡性循環。

總結

Qubic 致力於追求極致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在多個關鍵環節都體現了其對分散化理念的堅持。它通過創新的智能合約發布機制、代幣銷毀機制以及免費轉賬服務等,為整個行業帶來了諸多創新。

儘管 Qubic 在追求去中心化方面取得了諸多突破,但項目在開發進度、智能合約吸引力以及代幣價格波動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潛在風險。

理念的創新能否帶來價值的超越,仍需要密切關注其後續的發展動態。

原文連結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虛擬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