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主要財經報紙要聞一覽 (5月20日)
2010-05-20 09:41
◆國際金融報
>>蓋特納:「和」為貴
北京時間5月19日,蓋特納在華盛頓發表講話稱,中國在政府採購方面的政策規定,以及美國公司在中國的經營環境,是他下週一來北京參加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S&ED)的重點。
>>鐵礦石還想漲價,自欺?欺人?
利斧再次砍向中國鋼企。5月19日,剛剛戰勝中鋼協,獲得中國所有鋼企臨時性定價權的三大鐵礦石巨頭,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賊心」再起:期望在5月末開始的新一輪價格談判中,將第三季度報價提高至160美元/噸。這意味著中國鋼企的成本很有可能再次「被上漲」20%以上。
>>人民幣匯改「良機已至」
歐元不斷走低之際,中國匯率改革問題似乎被暫時擱置。然而,歐元的命運最終可能與人民幣緊密相關。日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重申,中國會按照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的發展水準和狀況來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機制。
>>「兩位數」GDP從何而來
北京時間5月19日,泰國財政部長空•乍滴甲瓦尼公開表示,儘管發生在曼谷的暴力示威活動持續了兩個月之久,但第一季度泰國經濟仍有望實現「兩位數增長」。乍滴甲瓦尼表示,他對於泰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受到的影響並不十分擔心。「泰國的經濟穩定沒有受到影響,預計全年會保持5%的GDP增長目標」。分析人士也指出,雖然泰國經濟受「紅衫軍」和歐洲債務危機夾擊,但就中期來看,泰國整體經濟仍舊受惠于亞洲出口業帶動的強勁復蘇,不受持續9周的示威衝擊。
>>謹防期指「新型老鼠倉」
就在中國經濟逐步向好之時,最近A股市場卻出現如此背離的走勢,幾乎與飽受債務危機困擾的希臘股市同處一線。對於這種極不正常的狀況,投資者們都希望能夠找到一個答案。筆者以為,與此輪暴跌的開始幾乎同步推出的股指期貨正是一隻「看不見的手」。這個據說能夠給市場帶來福音的西方舶來品,對現貨市場到底產生了怎樣的作用,目前來看,不管是管理部門還是普通投資者,都還缺少足夠清楚的認知。
◆上海證券報
>>證監會將加大內幕交易等查辦力度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姚剛在18日舉辦的「證券行政處罰體制改革和投資者保護國際研討會」上表示,證監會將建立健全行政處罰與司法合作打擊證券期貨犯罪的有效模式,加大內幕交易、「老鼠倉」和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辦力度。
>>海外投行紛紛調低中國加息預期
一周前,市場還在為中國略顯偏高的CPI資料而唏噓不已;一周後,大家卻在忙著調低對中國緊縮的預期。考慮到歐洲債務危機等不確定性因素,最近兩天,有多家海外投行重新調整對中國加息的預期。總體的基調是:加息次數會減少,啟動時機會推遲。
>>「一行三會」將嚴查重點領域商業賄賂
5月17日,央行、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在京聯合召開金融機構治理商業賄賂工作第二次聯席會議。中央紀委第二紀檢監察室主任李五四強調,下一步要將工作重點放在重點領域的商業賄賂案件查處,在嚴查受賄行為的同時也對行賄行為加大查處力度,做到「行賄必辦」,此外還要依法查處跨國境商業賄賂行為。
>>統計局:CPI能夠科學反映物價變動
針對個別線民對於居民消費價格(CPI)資料未反映真實通脹水準的質疑,價格統計專家、國家統計局城市司副司長龐曉林日前表示,總體上講,宏觀經濟統計資料和人們的感受是一致的。比如,公眾感受到通脹預期在逐漸增強,國家統計局發佈的CPI資料也在變大,CPI同比漲幅從1月份的1.5%到4月份的2.8%,趨勢是一致的。
>>前4月國企利潤同比增7成
財政部19日發佈的資料顯示,1-4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累計實現利潤5795.2億元,同比增長69.6%。分析人士指出,成本上升的壓力已經在這個月的資料當中有所體現,另外受基數逐步抬高影響,未來國企利潤增速將有所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