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

香港金管局陳德霖:資金流走避險 規模尚小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2012-05-22 09:42

歐債危機升溫,香港亦難免被波及。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美國經濟加速乏力,歐洲情況亦嚴峻,目前香港最重要的是「自保」,應對方式「萬變不離其宗」,將會以針對流動性的措施作為「第一條也是最後一條防線」。他承認目前資金有流出香港的現象,但認為規模不大。

香港《文匯報》報導,陳德霖表示,過去幾次金融危機發生時,每一次市場都出現資金買回美元資產、流回美國本土的避險行為,現時歐債危機愈演愈烈,歐洲情況嚴峻,希臘更是非常「危急」,有跡象顯示本港亦有資金流走,部分投資者沽售本港股票及資產套現,轉換為美元,情況與 2008 年類似,但目前仍規模不大。

在被問及 G8 高峰會是否能減緩歐債危機,陳德霖表示,現時危機已蔓延至西班牙,希臘民眾對國家削赤及緊縮政策均不能接受,有可能被解讀為「反悔」,加上德國的緊縮立場也已出現軟化,因此未來數周至幾個月將會進入關鍵時刻,危機是否能緩解,視乎市場是否接受財政契約或緊縮政策的修訂,以及就修訂作出的反應。

香港總商會主席胡定旭昨日於另一場合指出,若希臘退出歐元區,香港銀行持有希臘債券,撇賬行動會引起骨牌效應。但陳德霖表示,香港銀行體系持有希臘資產近乎零,而其餘歐豬四國的資產,亦只佔香港銀行的資產比例約 0.44% ,因此即便希臘最終退出歐元區,相信對香港銀行體系影響亦不大。

副總裁阮國恒亦稱,金管局於過去 19-24 個月都從未鬆懈,針對銀行信貸、流動性及操作三方面均有嚴密的監管,目前本地銀行的流動比率仍屬健康水平。

談及美國經濟時,陳德霖指其雖然溫和增長,但加速乏力,目前仍面對不少下行風險。他預計,明年美國公共財政可能急速收緊,由今年公共財政佔 GDP 負 0.8% ,進一步緊縮至明年的負 3.5% ,而油價高企,亦會限制經濟增長及增加通脹壓力。中長期而言,美國長期失業問題嚴重,家庭削赤會影響消費,以及房地產市場仍有大量銀主盤待售或處理。

至於內地經濟方面,陳德霖指,雖然短期經濟增長放緩,但硬著陸風險不高,房地產降溫有助經濟增長持續。他稱雖然內地已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但現時水平仍偏高,相信未來的貨幣政策將保持穩健,但針對性及靈活性將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