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滙豐范力民:香港作為中介人將內地資本引向全球新模式正在興起

經濟通新聞


  《經濟通通訊社18日專訊》滙豐環球投資研究亞洲首席經濟師兼亞太區聯席主管范力民發表報告,香港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在其資產負債表持有內地資產比例在全球金融危機急劇上升,反映當時通過香港中介流入內地的資本大幅增加,不過近年來比例有所回落,反映上述中介活動的減少,亦認為內地對全球專業知識和資本的需求遠低於過去,是上述業務模式顯現疲態原因,導致香港金融業近年來表現低迷,香港經濟的活力亦難免有所減弱。

 

  他指出,香港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對外負債,愈來愈依賴於內地資金來源,自2023年以來對內地的負債顯著增加,基本上反映通過香港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作為中介幫助內地走出去,亦指香港開始成為中國內地私人資本外流的主要中介樞紐,屆時金融服務業應會迅速反彈,香港經濟活力也可隨之恢復。

 


*香港經濟疫後復甦緩慢*

 

  他提及,香港經濟疫後復甦緩慢,部分受旅遊業復甦緩慢、內地需求不穩定和金融業表現不佳影響。不過該行認為,現時金融業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以往香港將外資引入內地的成功模式

已經幾乎難發揮功效,不過香港作為中介人將內地資本引向全球的新模式正在興起,亦指香港乘內地資本外流的浪潮,可能會比過去任何時候更強有力地推動香港金融業的發展,帶動香港重拾活力。

 

  他表示,以往內地資本流出主要以主權資產的形式積累,外匯儲備在10年前佔內地國際資產總額的60%以上,不過現時該佔比已降至約三分之一。相對而言,內地對外直接投資(FDI)的比例急劇上升,對外證券投資也有所增加,兩者主要由非政府部門推動,內地資本流出組成已從政府轉向私人。(bn)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