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回收成趨勢 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逾1TWh

鋰電池回收成趨勢 估2030年全球回收市場規模將逾1TWh。(圖:AFP)
鋰電池回收成趨勢 估2030年全球回收市場規模將逾1TWh。(圖:AFP)

研調機構 TrendForce 今 (24) 日表示,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快速提升,刺激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逐年攀升,其中,磷酸鐵鋰電池近年成為來新增裝機的主流方案,未來隨著動力及儲能電池退役,預估至 2030 年全球動力及儲能電池回收規模將超過 1TWh,磷酸鐵鋰電池占比超過 58%。

不過,研調點出,現階段電池回收產業仍有幾大問題待解決,首先,現階段鋰離子電池回收產業發展仍在早期,且 70% 的廢舊電池來自電池廠不良品及廢料,實際回收規模尚小;其次,電池回收參與者不斷增加,產業規範也有待提升。

以中國市場為例,2020 年以來中國持續推出動力電池回收政策,在 2021 年短短一年內新增註冊的電池回收相關企業便超過了 1 萬家,相較 2020 年增加約 4 倍,但截至去年底,符合中國工信部《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條件》的企業僅 45 家。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符合規範的企業處理廢舊電池的年產能超過 101 萬噸,產業規劃處理產能更超過 425 萬噸,但相比去年中國鋰離子電池實際回收量僅 30 萬噸以內,顯現電池回收業產能閒置的情況相當明顯。

中國也是全球最大新能源車市場,至 2030 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將超過 3TWh,而中國將佔全球約 45%,因此有效發揮電池生命週期是打造未來低碳經濟的重要途徑,且電池回收利用除了可彌補資源緊缺,相較原生礦山資源的開採、生產和使用上,也可降低對環境和資源造成的衝擊和壓力。

TrendForce 認為,目前中國廢舊鋰離子電池的回收利用主要分為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梯次利用是將動力電池蓄電容量衰減至 80% 以下時梯次利用在備電、小型儲能、微型車 (如低速電動車) 等領域,但梯次利用在儲能領域大部分尚處於試驗示範階段,並被中國國家能源局排除在大型儲能專案之外。

再生利用則是將退役動力電池進行拆解後,回收鋰、鈷、鎳等有價金屬,再重新用於電池材料的再生製造。


鉅亨AI投組

根據標的評分機制自動配置,使用AI優化效率前緣,創造高報酬率的投組。

try AI optimize

投資本金$10,000收益

AI優化後報酬率

+19.66%

$11,966

原投組報酬率

+11.73%

$11,173

投組標的成分

  • 40%

    樂事綠能

    1529

  • 20%

    光罩

    2338

  • 20%

    飛宏

    2457

  • 10%

    盛達

    3027

  • 10%

    貝萊德世界黃金基金 D2 美元

延伸閱讀

相關貼文

prev icon
nex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