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長新冠成研究人員關注焦點 即使輕症仍存在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2-06-15 13:55

近期長新冠 (Long Covid) 格外受到關注,指的是感染新冠之後的後遺症。研究人員指出,新冠疫苗有助於減緩重症率與致死率,但對「長新冠」的預防效果有限,即使輕症仍有後遺症風險。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 的定義,人們在首次感染新冠病毒後,如果在四周或更長時間內,出現的各種新的、復發的或持續的健康問題,被稱為「長新冠」。

長新冠症狀包括疲勞、呼吸急促、咳嗽、腦霧、頭暈、嗅味覺變化。CDC 認為,這些症狀可能反覆或持續出現,持續時間可能長達數月。

科學家們並不完全理解,為什麼有些人在感染 COVID-19 後會出現慢性症狀,但主要假設之一,是病毒殘留在某些人的體內,並可能繼續複製,從而導致持久的健康問題。

長新冠患者最常被提及的是神經系統症狀,情況類似於癌症治療中出現的認知障礙 (化療腦)。研究人員稱,新冠感染後的腦白質中的小膠質反應性,和隨之而來的神經失調,是這一綜合症的核心。

美國史丹福大學神經病學和神經科學系教授 Michelle Monje、耶魯大學免疫生物學系教授 Akiko Iwasaki 等人所組成的團隊,將研究聚焦於呼吸道感染 SARS-CoV-2 後的神經生物學效應,並發現老鼠出現輕度呼吸道 COVID 之後,其海馬神經發生持續受損,此外,也有和癌症治療類似神經病理學,這意味著即使是新冠感染輕症,同樣能導致認知障礙。

根據此前的研究,持續的認知障礙影響了大約四分之一的新冠感染者。雖然需要入院治療的新冠感染者出現認知障礙的機率更大,但即使是那些在急性感染期症狀輕微的人,也可能經歷持久的認知功能障礙,俗稱「COVID-fog」(新冠腦霧),這種與 COVID 相關的認知障礙綜合症的特徵是注意力、訊息處理速度、記憶力和執行功能受損。

另一篇發表於《自然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罹患長新冠主要風險因素之一,是急性感染期間病毒程度,因此研究人員表示,使用抗病毒藥物等療法的早期治療,可能將病毒保持較低程度,以預防長新冠。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