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受疫情衝擊的Q1 從獲利觀察全球那些企業的抗壓性最強

鉅亨網編譯陳達誠 2020-06-11 21:20

在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影響下,撼動了日本上市企業的上年度財報 (2019 年度,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3 月)。《日本經濟新聞》以排名形式分析日企和全球各家科技平台企業的財務指標,從中觀察出企業們在面對全球經濟危機時的韌性,還有在後疫情時代的新常態 (New Normal) 下的成長力,以及配息照顧股東的態度。

日本淨利增加金額排行:

以日本 2020 年 Q1 的淨利增加金額排行來看,第 1 名的任天堂 (7974-JP) 因為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宅經濟而收惠,遊戲「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大賣,Switch 主機也因為缺貨一機難求造成市場行情大漲。

日本製藥廠的衛采 (Eisai)(4523-JP) 也以淨利增加第 2 名之姿出現在名單當中。創下近 23 年來最高獲利的 NEC (6701-JP) 也出現在第 4 名,Windows7 支援結束所帶來的換機潮,還有 5G 及資安商機也受到期待。

在日企的淨利金額減少排行方面,除了軟銀外,則多為汽車業、能源業,還有因原油價格大跌而受到波及的大型綜合貿易商。

淨利金額減少最多的是軟銀集團 (9984-JP),該集團旗下的願景基金 (SVF),其投資對象的市值下滑,軟銀集團今年 Q1 的淨損 (1 兆 4381 億日圓),出現日本單季的歷史新高,超越東京電力 (9501-JP) 在 311 地震後的損失程度。

其中排名第 2 的日產汽車 (7201-JP),因構造改革在帳上發生 6000 億日圓的虧損,從全球的淨利金額減少排行來看,也是排名第 9。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受到新冠肺炎的波及,其實有約 4 成的日企在今年 Q1 的獲利仍較去年同期出現增加,但是日本第 1 名的任天堂在 Q1 也只有年增 370 億日圓,和 Facebook (年增 2666 億日圓) 等國外知名 IT 企業相比,仍有極大的一段差距。

全球淨利增加金額排行:

從 2020 年 Q1 全球企業的淨利增加金額來看,名列前茅的大都是規模龐大的美國科技平台企業。

微軟 (MSFT-US) 執行長納德拉 (Satya Nedalla) 於日前提到,微軟看到原本該歷時 2 年時間的數為轉型在 2 個月時間內發生。所謂的數位轉型,是透過高速網路和 AI 人工智慧等,來改善商業與民眾生活的品質。而納德拉的說法也並非誇大。

微軟的商用通訊應用程式「Teams」,在肺炎疫情前的日均用戶約為 2000 萬人,但是後來因為疫情轉趨嚴峻,在家工作的人數大增,用戶數也飆升到了 7500 萬人。

藉由雲端來提供服務的「Azure」、「Microsoft 365」獲利也同樣大增,今年 Q1 的營收及淨利也都創下歷史新高。

《日本經濟新聞》引用旗下《QUICK FactSet》的數據,在全球約 1 萬 9400 家上市企業當中,微軟在今年 Q1 的淨利增加金額排行榜名列第 6。

另外社群媒體平台 Facebook (FB-US),也在排行拿下第 3。

歐美主要城市因疫情被迫實施封城,自 3 月中旬起,旅遊及汽車等的廣告單價下跌。但由於人們直接見面的機會大減,集團整體所提供的各項服務,用戶人數也首度超越 30 億人。

雖然 Facebook 在先前也因個資問題而遭到罰款,但執行長祖克柏 (Mark Zuckerberg) 則認為網路上的個人通訊應該會持續增加。

而英特爾 (INTC-US) 等半導體公司也在背後支撐這些平台企業的成長,在淨利增加金額排行當中名列第 7,資料中心的負荷增加,還有遠距工作、遠距教學等對於電腦的需求,都讓業績持續成長。

第 5 名的台積電 (2330-TW) 也在伺服器用半導體方面出現成長,5 奈米製程也在業界處於領先地位,財務長黃仁昭 4 月在法說會上表示,台積電的財務穩定,即使經濟混亂也能持續成長。

而除了科技業,在排行前面也可見到較不受景氣影響的藥品製造商的蹤影。像是第 4 名的嬌生公司 (JNJ-US),還有第 14 名的英國藥廠葛蘭素史克 (GSK-UK) 等大型藥廠,也都因客戶在肺炎疫情時增加庫存還有消費者囤購的關係,公司獲利也跟著增加。

而第 1 名的通用電氣 (GE-US),主要是因為賣掉生醫業務而有大筆進帳。飛機引擎與渦輪發電機等,則是發生 2 位數百分比的衰退。特別是飛機引擎部門在波音公司 (BA-US) 減產影響下,裁掉了 1.3 萬名員工。

反觀全球淨利金額減少排行的前幾名,巴西石油公司 Petrobras 和英國石油公司 BP 等能源公司就占了大多數,產油國在石油減產方面,一直難以獲得滿意結果。原油的每桶價格原本落在 50 至 60 美元,先前一度掉到 20 美元以下,估值損失也因銷售庫存而大增。

新冠肺炎疫情凸顯出「GAFAM」這類科技業平台企業的競爭優勢,日本大和證券首席全球策略分析師壁谷洋和就認為日本企業「有必要意識到全新的生活方式,在商業上進行轉換。」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