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鉅亨新視界

〈分析〉解密中國3月PMI反彈之迷 中國經濟仍疲弱

鉅亨網編輯江泰傑 2020-04-02 13:30

中國公布 3 月份製造業 PMI 一口氣反彈 16.3 個百分點,達 52,回到臨界點之上,其反彈幅度之高,令人瞠目結舌。而在中國宣布大優的經濟數據,陸股並沒有受到提振,反而一度由紅翻黑,市場並不認為 3 月份的 PMI 數據顯示中國已經脫離疫情的影響。 

中國 3 月份 PMI 大幅反彈,主要的原因之一是 PMI 屬於與前一個月營運情況相比的指標,意味 PMI 反應的只是製造業逐月的情況,每個月的數值都是根據前一個月的比較而來,並不是跟去年同期相比。因此 3 月份 PMI 所反應的只是中國 3 月中國生產比 2 月份回復,比 2 月份擴張,並不意味著企業實際營運已恢復至肺炎爆發前的水準。

簡單來說,如果一家企業在 2 月停工,3 月復工就能解讀為擴張。所以如果只以 3 月份數據來看中國景氣可能誇大目前中國真實情況。若以股票漲跌當例子,100 元的股價跌 50% 後,再漲 50%,實際價格只回到 75 元,離起跌點還有 25 元的差距。

此外,中國官方的 PMI 樣本主要是中國的國企、央企,這些企業一般比民營企業更快復工,所以中國整體經濟擴張的速度並沒有 PMI 反映得這麼明顯。

若 3 月製造業 PMI 的一些分項指標來看,也能印證目前的中國經濟依然疲弱。從主要原料買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來看,分別從 51.4 和 44.3,下跌到 45.5 和 43.8。 

與生產和需求指標相比,價格更能真實反映經濟實際的供需情況,上述兩個價格指數都出現下滑,反映經濟表現並不強勁。

自武漢肺炎在全球範圍擴散以來,加上產油國增產搶奪油價話語權,商品市場,特別是原油價格在 3 月出現崩跌,這在相當程度上解釋原料買進價格大幅下滑的現象。除此之外,對未來需求的擔憂也對出廠價格形成抑制。如果未來製造業部門持續存在「通縮」壓力,企業獲利也同樣不容樂觀。

製造業生產要完全回復到常態,首先就是需求先回溫,在需求恢復後順利帶動企業去庫存,之後企業銷售商品回收現金後,則能再度下單補充庫存,而訂單數量不斷增加也才能扭轉企業悲觀的態度。在這良性循環下,製造業才能夠正常生產,甚至主動補庫存。

因此,提振需求是推動製造業生產的第一步,但目前各國為了防疫,封國、封城、禁足等方案,將大大衝擊中國出口訂單。外需減少下,將拖累中國今年經濟成長,而企業和家庭的資產負債表惡化,並對未來預期不樂觀的情況下,也很難主動大量投資及消費。

即使各國政策推出更積極的財政與貨幣政策,但能刺激的需求有限。這次危機並不是金融層面,而是病毒。在病毒受到抑制,或是疫苗推出之前,民眾活動恐將受限,即有手上有再多的錢效用也有限,企業與個人需求不易回到常態。

同時,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現在所有的刺激政策都是要在未來還的,各國在疫情期間為刺激經濟接連做出少見的寬鬆財政 (舉債) 與貨幣政策,恐為日後全球金融及經濟種下新的變數。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