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一手情報

智慧手機最大革命:車聯網來了!

元大證券 國際金融業務部 2018-04-02 15:31

在今年春季號的國際視窗欄目中,提到電動車與自 駕車的機會與限制,其中「車聯網」無疑是最受 矚目的機會之一。無獨有偶,在今年出先後展開的消費 電子展(CES)與世界通訊大會(MWC)兩個上半年最 重要的科技大展,「車聯網」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在 CES 展上,除了有最新智慧車款,背後的「系統」、「平台」更是一大熱點。如全球繪圖處理器龍頭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就宣布,要將人工智慧(AI)應用在駕駛經驗上,幫助超過 320 家企業投入自駕車開發。另外在 2 月底的 MWC,全球處理器大廠高通(QUALCOMM)則搭配 2018 年最夯的 5G 概念,宣布推出 5G 自駕車平台。

簡而言之,車聯網戰場爭的不只「車」,還有 「網」。這背後,蘊藏著什麼樣的可能性?又有哪些還沒被發掘的投資機會?

美智庫:車聯網覆蓋率 2021 年破 8 成

根據美國研究機構 BI Intelligence 推估,全球擁有車聯網功能的車輛,2016 年起將以每年 35% 的速度成長,到 2021 年可望增加至 9,400 萬輛,換算約 82% 的車輛具備車聯網功能。

而要探討車聯網,首先就要從「車」說起。在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SAE)規範下,根據自動化程度高低, 自駕車可分為六個等級(如下表),從 Level 3 開始正式進入「自動駕駛」的階段。而從今年 CES 展所展出的車輛來看,大多仍在 Level 3,也就是有條件的自動駕駛。

儘管如此,包括美國福特、日本豐田、日產與中國百度等全球重要品牌,預計在 2020 年起陸續推出自駕車。另外日本東京也早已宣布,在奧運舉辦的 2020 年,也將是自駕車的元年。毫無疑問,2018 年至 2020 年這三年,將是自駕車與車聯網的關鍵階段。而在 CES 展上,也能感受得到各大廠的企圖心。

預估 2030 年前,70% 市場新車將擁有自駕能力,其中約有 15% 車輛是完全以自駕方式在道路行駛。估計目前美國人每人一年花在通勤交通時間達 212 個小時,當採取自駕方式行駛通勤,估計可為美國人一年省下 2.5 億個小時。

係因人為因素致使美國一年發生 1.2 百萬次致命車禍,在自駕系統上路後,估計一年內在美國公路上可救下 58.5 萬條亡魂,並可節省在公共道路系統維護經費約當 2,340 億美元。

智慧車還不夠!平台更是關鍵

在這次 CES 展中,獲得「CES 2018 最佳創新獎」的日產汽車最新電動車 LEAF,就是 Level 3 自駕車的代表作之一,截至 2 月中為止已經賣出 35 萬輛。除了續航力達到 150 英里(約 241 公里)擁有先進即時圖像處理技術,以及四個車用鏡頭外,還配備有 12 具雷達探測器。更特別的是,還有電子踏板(e-Pedal)與自動停車功能。

福特則著重自駕車在貨運商業模式的參與,採用高通 C-V2X 技術,讓車輛能與行人、交通號誌及自行車相互連結,共享資訊,同時能夠透過與交通號誌或路燈等設備的互通,了解即時路況,找出最適路線。在 2017 年下半年福特也開始佈局,與達美樂披薩(Domino"s Pizza)、叫車服務 Lyft 及 24 小時快遞服務商 Postmates 合作,結合物流、外送與叫車服務的企業自駕車隊漸漸成形。

豐田則著重在自駕車與人工智慧的結合,在 CES 展上推出的 Concept-i 系列,就搭載名為「Yui」的 AI 系統,能不斷學習駕駛的用車模式。另外還引進亞馬遜的語音輸入系統 Alexa,車主只要「出一張嘴」,就能指揮系統,預計在 2019 年就會全面套用在所有車款。

針對不同自駕車等級,車聯網系統也必須提供差異化功能。例如 Level 3 至 4 的車輛,重點仍在駕駛安全性的提升,以及對車上零件狀況的掌握。如果來到 Level 5 的等級,可以完全交由車上系統因應外界環境,那車聯網的下一步應用也將隨之展現爆發力。

系統、能源、安全,新商業模式出籠

隨著自駕車蓬勃發展,車聯網被視為是智慧型手機之後,下一個能帶來大規模「換機」熱潮的工具,且發展黃金期就在 2018 年至 2020 年間。根據市場調查機構(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預測,2019 年全球車聯網產值可望突破 1,319 億美元(約 4 兆台幣)。而這背後支撐的不只是高科技交通載具,而是全新商業模式出現。但更省電、續航力更長、愈聰明,就是車聯網嗎?從自駕車到車聯網,還有哪些創新與突破?

1. 行動智慧空間

顧名思義,車聯網(Internet of Vehicles,IoV)就是物聯網在交通領域的具體呈現,透過無線網路技術,讓車輛連上網際網路,並且從中衍伸各項應用,例如車載通訊系統(vehicle-to-vehicle,V2V),以及更近一步的 V2X(Vehicle-to-everything)。

連上網路的車輛,就像你我手上的智慧型手機,功能從原本最基礎的交通運輸,搖身一變成為結合通訊、娛 樂與生活的行動總部。也有人認為,智慧車將成為住家、工作場所之外,第三個可以結合娛樂、家居與工作功能的智慧空間。

例如,車輛可以連結上系統平台,下載各種適合車上乘客的娛樂程式或影音內容;也能與其他車輛傳送訊息,而且不需要打字,因為你可以直接用語音輸入並下指令;如果切換為辦公室模式,還可以透過雲端取得所需的資料,進行視訊會議。甚至還能讓車用系統連結手上裝置與家裡的智能家電,不只充電,更能讓使用者在車內一次掌握所有的裝置現況,不會因為工作而忽略家居生活。

也就是說,不論是娛樂或是工作,除了我們現在看得到的硬體創新外,未來包括應用程式提供者、內容提供者,勢必要針對車上使用情境,設計出全新的解決方案。

2. 車用能源

車用能源也是車聯網商業模式的一大創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MIT」的台灣電動機車龍頭 Gogoro。以「換電」概念為出發點,Gogoro 以廣設電池交換站的方式,取代以往的「充電」模式,截至 2017 年 9 月為止,已經累積 600 萬的電池交換次數,減少 8,800 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隨著電力儲存與傳輸能力的提升,未來這些換電站,不只能提供機車使用,可能還能作為住宅、產業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這套換電模式背後的資料價值。隨著電池交換次數累積增加,包括使用時間、地點、以及電池的狀態,就能形成駕駛的用電模式大數據,進而可以讓換電站配置更有效率。

3. 資訊安全

當人將方向盤、油門交給系統處理時,換取更大空間,但也留下網路威脅的伏筆。如果駭客遠端操控車輛,甚至駭入系統,同時操作多台車輛,或是取得企業機密或個人隱私,危害將遠遠大於你我想像。

危機也可能是轉機,關鍵在於能否提出可行解決方案。想當然爾,過去「防毒軟體」思維已落伍,車輛必須內建安全機制,更要隨時透過雲端監測車用系統,建立即時反應能力。這也成為全球各資安廠商眼中的巨大商機,以台灣資安大廠趨勢科技(Trend Micro)為例,就在 2018 年 2 月宣布與 Panasonic 合作開發車聯網的資訊安全解決方案。

雖然趨勢相當明確,但如果進入到投資的面向,卻必須同時考慮到軟硬體、應用服務、法規等面向,要從海內外市場中選擇標的,難度不可謂不高。所幸現在投資商品愈來愈多元,除了個股之外,還有成本低廉,也兼具基金分散投資功能的股票型指數基金(ETF)可供選擇。

例如在今年一月才上市,由美國金瑞基金(KraneShares)發行的電動車及未來移動 ETF(KARS. US),產業涵蓋電動車生產、自動駕駛、共享經濟、同時亦涉及車聯網(IoV)和智能移動相關發展的公司,短短一個月基金規模已經超過兩千萬美元。KARS 主要投資標的在美國(超過五成),中國(19% 包含香港)及 德國(18%)次之。在 KARS 前十大持股中,權重前四大個股均為資訊科技公司,包括 NVIDIA(NVDA.US)、百度(BIDU.US)、谷歌(GOOGL.US)及德州儀器(TXN. US);其餘六支個股均是純粹汽車股,包括特斯拉(TSLA.US)、賓士(DAI.GR)、寶馬(BMW.US)、通用(GM.US)、福斯(VOW3.GR)及福特(F.US)。

基礎建設剛起步,車聯網仍有段路

即使全球大廠積極投入自駕車發展,但是要實際主導 人類生活,恐怕有相當長的路要走;不只是技術問題,法律、政治也有頭痛之處。

首先,基礎建設就是第一道關卡。以硬體來說,要確保車聯網與自駕車的安全性,網路連線品質不能有絲毫落差。雖然 5G 可望在 2019 年正式商轉,但要打造以 5G 為基礎,並且道路、標示與設備均智慧化的環境,達到無秒差交通資訊交換,考驗技術能力與營建品質。

無形層面也有需要的基礎建設,包括自駕車的法律規範、保險制度,甚至自駕車的習慣與素養,都是不可或缺的環節。

第二,安全方面。儘管「讓車子連上網路」,帶來無限想像空間,但「安全」仍為首要考量:這不僅是自駕車相對傳統車輛眾多優勢之一,更是最基本要求。這也是為何每當自駕車測試發生意外時,會受到更多關注。

美國加州政府在今年公布最新自駕車解除自駕(disengagement)報告,搜集 2016 年 12 月至 17 年 11 月期間自駕車品牌測試結果。發現以目前 Level 3 的自駕車來看,解除自駕最常見的狀況包括系統失靈,或是無法因應的意外狀況。

換句話說,若解除自駕的狀況過度頻繁,代表駕駛策略可能出現問題。表現最好的為 Google 旗下的 Waymo,總計 35 萬英里(約 56 萬公里)的自駕車測試,切回手動駕駛次數為 63 次;但百度的自駕車不過行駛 1,971 英里(約 3,172 公里),次數就達到了 48 次。因此,要讓自駕車可以安心上路,甚至成為駕駛可以放心交付的選擇,以目前看來恐怕仍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本文提及市場資訊及投資 配置僅供參考不涉及推介,所提供之資訊無法適 用於所有客戶或投資人,建議投資人須依自身的財務狀況與需求進行評估,並衡量自身之投資風險及承擔投資結果。)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