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中國央行報告:全球較高增長、較低通脹與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正常化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2-14 20:17

路透北京2月14日 - 中國央行2017年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的專欄文章稱,2017年以來,全球經濟呈現覆蘇態勢,經濟增長回暖、勞動力市場表現良好為主要經濟體逐步啟動貨幣政策正常化創造了適宜的環境,但通脹水平持續低迷使政策制定者仍為寬松貨幣政策保留一定空間;未來全球通脹走勢仍可能有較大不確定性,須密切監測和關註。

近期國際股市大幅震蕩,一定程度上也與前期寬松貨幣政策導致股市估值較高有關。考慮到寬松貨幣政策可能帶來的資產價格泡沫、金融體系脆弱性以及貧富分化等問題,中央銀行是否僅盯物價穩定目標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註和反思。這些問題都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以下是題為“全球較高增長、較低通脹與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正常化”專欄文章全文:

2017年以來,全球經濟呈現覆蘇態勢,但大部分經濟體通脹普遍處在較低水平。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2017年全球GDP 同比增長3.7%,其中發達經濟體增長2.3%,新興市場與發展中經濟體增長4.7%,較2016 年均有所提高。與此同時,發達經濟體2017 年通脹率預計為1.7%,雖顯著高於2016年水平,但仍不及多數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目標;新興市場經濟體盡管通脹走勢有一定分化,但總體通脹率預計為4.1%,低於2016 年的4.3%。

以美國、歐元區、日本為例,美歐日三大經濟體2017年以來覆蘇勢頭良好,增速均處於近年來較高水平,美歐2017 年GDP同比分別增長2.3%和2.5%,日本2017年三季度GDP環比折年率增長2.5%;勞動力市場表現強勁,三大經濟體失業率不斷創金融危機以來新低,2017年12月分別為4.1%、8.7%和2.6%;然而三大經濟體同期通脹水平卻相對較低,剔除能源與食品價格的核心通脹率均較為疲軟,2017年11月分別為1.7%、0.9%和0.9%,持續低於其通脹目標。

經濟增長回暖、勞動力市場表現良好為主要經濟體逐步啟動貨幣政策正常化創造了適宜的環境,但通脹水平持續低迷又使得政策制定者仍為寬松貨幣政策保留了一定空間。目前,美聯儲已逐步走上退出量化寬松(2014年10月)、提高政策利率(2015 年12 月起已加息5 次)、縮減資產負債表(2017年10月)的貨幣政策正常化路徑,同時堅持漸進式加息,強調將密切關註通脹情況並適時調整貨幣政策。歐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滯後於美聯儲,已於2016年12月、2017年10月兩次延長其資產購買計劃,但兩次都縮減了購買規模,釋放出一定的貨幣政策正常化信號;歐央行同時強調為實現其通脹目標,如有必要仍可延長資產購買計劃。日本央行在貨幣政策決議中繼續強調實施收益率曲線管理下的量化與質化寬松貨幣政策,直到通脹率穩定在2%目標。持續低迷的通脹已成為影響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正常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目前對於主要發達經濟體低通脹現象討論較多,縱觀各方觀點,低通脹現象的成因既可能有暫時性、周期性因素,也可能有趨勢性、結構性因素。一是原油、糧食等大宗商品價格處在近年來低位,對通脹上升產生拖累;二是勞動力市場兼職勞動者、臨時雇傭合同和低技能勞動者占比上升等結構性因素導致工資增長緩慢;三是主要經濟體目前都存在通脹預期較低的問題,影響工資和商品價格的上漲,抑制了家庭和企業的消費與投資需求,導致通脹缺乏上升動能;四是近年來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大多轉向以通脹為目標,並對外明示了通脹目標的水平,在主要經濟體央行可信度進一步提升的情況下,通脹預期被錨定在通脹目標之下,在穩定通脹的同時,也導致了通脹低迷;五是全球價值鏈發展與技術進步因素可能帶來價格下行壓力。

總體而言,與經濟覆蘇態勢背離的低通脹現象的背後成因覆雜,各方仍存在較大爭議。低通脹持續的時間超過了貨幣當局的預期,也為未來貨幣政策走向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若通脹持續低迷,貨幣政策可能以更漸進的方式走向正常化,在當前全球杠桿率與資產價格高企背景下,抑或導致金融風險進一步積聚。近期國際股市大幅震蕩,一定程度上也與前期寬松貨幣政策導致股市估值較高有關。考慮到寬松貨幣政策可能帶來的資產價格泡沫、金融體系脆弱性以及貧富分化等問題,中央銀行是否僅盯物價穩定目標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註和反思。這些問題都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當然,未來全球通脹走勢仍可能有較大不確定性,對通脹的變化亦須密切監測和關註。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