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同門基金股票倉位差異巨大
鉅亨網新聞中心
隨著基金經理對后市的看法出現嚴重分歧,部分同門基金的股票倉位也出現較大差異,個別公司旗下兩只基金的倉位相差甚至高達30個百分點。
據證券時報7月20日報道,2010年房地產調控政策出臺后,二季度A股市場出現了大幅下跌,基金經理對后市的看法也出現了嚴重分歧,即使系出同門,股票倉位也相去甚遠,有的差異高達30個百分點。
以上海某基金公司為例,該公司旗下2只股票倉位限制均為60%—95%的基金,二季度末的股票倉位卻相差近30個百分點,其中一只基金二季末股票倉位為93.84%,而另一只僅有64.35%。
事實上,出現這種情況的基金公司不在少數。以廣州某基金公司為例,該公司旗下某中小盤基金,契約要求的股票倉位范圍為60%—95%,二季度末的股票倉位為84.08%,而另一只相同倉位限制的基金,二季度末的股票倉位卻只有64.08%,兩者相差了20個百分點。
此外,20日公布二季報的深圳某基金公司也有類似情況,該公司旗下某基金二季度末股票倉位高達93.51%,而另一只股票基金二季度末的股票倉位卻只有77.13%,而這兩只基金契約要求的股票倉位均為60%—95%,兩者相差幅度也超過了15個百分點。
基金業內人士表示,同一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經理,雖然共享投研平臺,但是由于基金經理的個人性格以及投資風格不同的原因,同一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經理在某一市場時點,產生不同的看法,從而導致各異的操作手法,是很正常的。一般來看,往往資產管理規模較大、旗下基金只數較多的基金公司更容易出現這種現象。
此外,這種差異也可能和基金公司的管理策略有關。目前部分基金公司根據旗下股票基金的風險水平,實行分組制,比如,有的基金被分配到價值組,有的基金被分配至成長組,因此,即使是同類型的股票基金如若被分到了不同的組別,倉位出現分化也是必然之事。
(嚴洲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