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不改善 美聯儲加息無望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17 08:10
歐洲太平洋(601099,股吧)資本公司(Euro Pacific Capital)總裁希夫(Peter Schiff)日前撰文稱,美國的生產力在逐漸下降,而元凶並不是其他人,而是忙於為經濟體「治病」的世界各大央行。
希夫稱,如果說經濟體是一輛車,那麼生產力就是它的引擎。這輛車有着加熱座椅、按需式四輪驅動系統、光敏帶色擋風玻璃,但是如果引擎不能轉動,這一切根本沒有意義。而美國商務部最新發布的生產力數據顯示:該國的經濟引擎不靈了。
事實上,人類從石器時代進化到數字時代,其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得歸功於生產力的上升。但是,最新的生產力數據已經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了。不過,這個證明經濟在走弱的證據難以在市場上產生多大的漣漪,市場人士已經被一葉障目。
第二季度的數據公布前,大多數經濟預言家都非常樂觀。畢竟前兩個季度的生產力都出現了意外下滑,而且向來樂觀的華爾街與華盛頓都預測生產力會大幅反彈,一致認為將有0.5%的上升。但事實卻是縮水了0.5%,這就意味着生產力連續三個季度都出現了下降,為1970年代末期以來首見。
不僅如此,生產力較去年下降0.4%,成為三年來的首次年度下滑。據勞工統計局數據,過去三個季度的下降幅度為1993年以來最大,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還要慘。據《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在2007年至2015年這8年,其生產力增長均值僅有1.3%,不足2000年至2007年這7年的一半。
他們都忽略了一個在過去8年間發生的重大變革,這個變革與全球生產力下滑幾乎是同時發生的。2008年的金融危機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央行行動主義時期。以美聯儲為首的全球主要央行「大刀闊斧」,進行貨幣刺激政策的大膽試驗,旨在提振金融市場,推高資產價格,刺激需求,制造經濟增長。這些目的幾乎都沒有達到,且如果全球經濟不改善,央行試驗的規模只會越來越大,而首當其沖的就是生產力,為什麼呢?
與生產力同步下降的就是商業投資與支出。一般而言,企業都會將利潤的一大部分用於投資新工廠、設備、研發、員工培訓等,這些投資有助於生產力的提高。但是現在的商業投資數據不忍卒睹。這並不是因為企業的利潤下降,企業現金有的是,只不過他們並沒有用於投資上,而是聽央行的話去了。
超低利率促使企業借錢,將其花在股份回購、債務再融資以及股票分紅上。央行還鼓勵他們涌入股市、債市、房市進行投機活動。這些投資者可能都相信央行不會允許上述任何一個市場崩潰,因為這會造成全球經濟衰退。美聯儲、英國央行、日本央行、歐洲央行都已經表態,會成為買家與賣家的最後一道保障。
如果現金來之不易,人們就會再三思考要把資金放在哪里。他們只會選擇最好的投資,這對所有人都有好處。但是如果錢來得不費吹灰之力,他們就可以隨意揮霍。在此情況下,生產力下降還會奇怪嗎?
很多經濟學家都說,生產力恢復之前,美聯儲無法進行加息。但是在當前的低利率水平之下,生產力永遠都不會改善。這就是如今新經濟體制的矛盾之處。央行不會承認自己的政策才是致使經濟體生病的罪魁禍首,因為這樣的政治壓力太大了,結果就是他們會繼續錯下去。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