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揭秘李鴻章擺脫曾國藩幕員身份自立門戶的機遇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12-09 11:26


本文摘自《歷史的裂縫》 作者:雷頤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1862年春到上海參與“協防”,可說是李鴻章擺脫曾國藩、真正“自立門戶”的開始,李鴻章以后的一生事業即“隆隆直上”。他以后能手掌傾國之權,實皆由此奠基。個中緣由,還需從頭細細說起。


太平天國起義后,清朝的“國家軍隊”綠營兵腐朽日甚,簡直是不堪一擊;相反,倒是曾國藩辦的團練、組建的湘軍這種“民間武裝”,在鎮壓太平天國的戰斗中屢建奇功,於是朝廷開始鼓勵地主豪紳大辦團練。

1853年2月,太平軍從武昌順江東下,攻占安徽省城,殺死安徽巡撫。這時,安徽地方當局一片混亂,各地豪紳猶如驚弓之鳥,也紛紛興辦團練自保。此時李鴻章還在京城當翰林院編修。據說某天他正在琉璃廠海王村書肆訪書時,聽說安徽省城被太平軍攻占,“感念桑梓之禍”,同時認為投筆從戎、建功立業的時機到來,於是趕回家參與興辦團練。李鴻章以一介書生從戎,無權無兵無餉,更無絲毫軍旅知識,所以徒有雄心壯志而一敗再敗,一事無成,曾作詩以“書劍飄零舊酒徒”自嘲,足見其潦倒悲涼的心境。

1859年初,幾乎走投無路的李鴻章在其兄李瀚章的引薦下入曾國藩幕。在曾國藩幕中,經過幾年戎馬歷練的李鴻章顯示出過人的辦事能力,深得曾的器重。不過,心志甚高的李鴻章並非對幕主唯唯諾諾,而是主見甚強,因某些建議不為曾國藩所用而負氣離開曾幕。不久曾國藩念其才干, 修書力勸他重回己幕。而李也認識到離開曾國藩自己很難成大事,於是“好馬也吃回頭草”,並不固執己見,欣欣然重回曾幕。由此,亦可見曾、李二人處世之道的圓熟。

1861年下半年,太平軍在浙東、浙西戰場連獲大捷,直逼杭州、上海。此時上海早已開埠,“十里洋場”中外雜處,富庶繁華,有“天下膏腴”之稱。上海受到太平軍威脅,官紳自然驚恐萬狀,於是派代表到已經克復安慶的曾國藩處乞師求援。此時正在傾全力圍攻“天京”(南京)的曾國藩感到手下無兵可分,於是拒絕了上海官紳的乞求。不過來者知道李鴻章深受曾國藩的器重,於是私下找到李鴻章“曉之以理,動之以利”,詳陳上海的繁華盛況:“商貨駢集,稅厘充羨,餉源之富,雖數千里腴壤財賦所入不足當之。”如果上海被太平軍占領,如此巨大的財源,“若棄之資賊可惋也”。此說利害明顯,自然打動了李鴻章,於是他力勸曾國藩援救上海。在李鴻章的勸說下,曾國藩認識到上海對兵餉的重要,同時亦想借此爭得江蘇巡撫的重要職位,於是決定派兵滬上。經過慎重考慮,曾國藩決定派他的胞弟曾國荃前往,不過考慮到此時湘軍兵勇嚴重不足,又改派曾國荃為主帥、得意門生李鴻章為輔領兵援滬。

之所以要派李鴻章前去輔佐曾國荃, 並非因為曾國荃能力不行,而是湘軍素來只征召湖南人,無論在何處作戰,都不得不返湘募兵,長期作戰在外,兵源愈來愈緊,此時很難大量分兵援滬。而曾國藩早就認為徐、淮一帶民風強悍,可招募成軍以補湘軍之兵源不足。李鴻章是安徽合肥人,又是他久經培養的“門生”,自然是回籍募兵援滬的最佳人選。早就想自立門戶的李鴻章立即抓住這一機會,急忙趕回家鄉。要在短期內組建一支軍隊殊非易事,於是他通過種種渠道,將家鄉一帶舊有的團練頭領招集起來,迅速募兵招勇,加緊訓練,短短兩月之內就組建起一支有幾千人之眾、以湘軍為藍本的自己的私人軍隊淮軍。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