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邱震海:中國急需百萬尖端人才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7-02 10:22


提要:與財富大量流失同時發生的,是中國人才的大量流失。大家可能還是沒有明白為什么未來三年,中國的人才危機將日益顯示其負面效應。一方面,中國僅僅在14億人口中選人才;另一方面,14億人口的精英又正在大規模地、源源不斷地流向美國等西方國家。美國科學雜志把清華、北大稱作“最肥沃的美國博士培養基地。這種“失血”現象短時間內可能不為人注意,但等到中國超越美國而成為第一大經濟體時,或許我們忽然間會發現,多年不斷的“失血”已導致“血液”流失殆盡。到那時該怎么辦?更多分析內容請閱讀邱震海《當務之急》。

各省高考分數陸續公布,又一批年輕人即將進入大學。以高考為導向的教育模式,常常引起爭論和反思。中國現有的教育制度能否發揮最大效用,為社會提供最有競爭力的人才呢?


實際上中國的尖端人才是非常缺乏的,按照科技部的統計,我們真正的高階人才在全國范圍有一萬人左右,而美國至少是我們的十倍以上。現在我們在很多尖端領域都缺乏人才,比如,我們是航空大國,有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航空市場,但是航空領域的院士沒有幾個;我們現在是汽車大國,但尖端汽車領域的院士也很少。

然而更重要的是大量人才的流失。美國現在已有200多人獲得過諾貝爾獎,這些人長期在美國工作,而中國獲得過諾貝獎的學者長期缺乏。另外,阿德麥肯錫曾經做過一個調研,中國目前的市場上需要大概75000個高階的、一流的職業經理人,但是市場上又能找到多少呢?只有5000個,供需比差了十倍還多。與中國相比,美國就占有相當大的優勢。世界500強里面的美國公司占了大多數,而且美國在人才方面的儲備是很充沛的——包括大學的人才儲備、政府的人才儲備、科研研發機構的人才儲備。比如矽谷,矽谷是一個世界的創新中心,我們看到大量的高科技、新發明都來自矽谷,矽谷里50%的企業都是移民創造的,47%的美國科學家都不是出生在美國。

未來25年,中國的人才需求一定是往上漲的。中國人口基數大,我們的人口現在是美國的四倍,因此十年之后中國將需要100萬頂尖人才。如果中國要成為世界第一大國,必須要靠人才做支撐。

但目前中國的人才在不斷流失。拿留學生來講,按照官方的統計數據,出國留學的學生人數總計有大概260萬人,回國的有100萬左右,回國率是30%~40%。還有約60%的留學生留在了海外,這個比例是比較大的。國際上常見比例一般是40%~50%,這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比例,然而中國的留學生現在大部分還在海外。特別是,高階人才留在海外的比例非常大,比如留學海外的理工科的博士中有90%以上都選擇留在了海外。按照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最新統計,回國的留學生多是碩士,其中包括英國一年制畢業的碩士,而博士的回歸率只有5%。

中國經濟發展的步伐已經放緩了,而且人口紅利正在下降。中國面臨一個新的轉型,要從人口紅利轉到人才紅利,要從中國制造轉到中國創造,要從投資拉動轉到人才拉動,這些都要靠人才來支撐。過去中國主要依靠出口,而中國的出口商品又不具備高技術含量。中國一定要從勞動力出口轉向科學方面的出口,但是假如人才流失的情況繼續下去,這個目標很難實現。

如果人口紅利加上人才紅利,兩個紅利同時下降,十年以后的中國將是一幅什么樣的圖畫呢?

我們舉個例子,過去這些年,中國企業占世界500強的比例在不斷增加,原來只有幾家,后來增加到十幾家,二十幾家,到2013年大概有六七十家。然而雖然進入了500強,真正能在世界上占領國際市場份額,能夠到國際市場上參與全球化的公司屈指可數,可能只有聯想、華為幾家公司。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缺乏一流的國際化人才,比如頂尖的世界500強公司的高管。沒有這批人才,中國未來要走出去非常困難。中國的經濟發展也是這樣,國內各種價值鏈的攀升,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都需要有足夠的高階人才支撐,特別是創業人才。

過去30年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我們調動了國內低階勞動力的流動,減少了壁壘,把勞動力全球化、全國化,全國化的人口流動尤其是兩億農民工的流動帶來了繁榮。未來30年要依靠全球化的人才流動,要去發揮全球人才的紅利,吸引全球人才來中國,特別是要把出去的人吸引回來,再把國際上其他國家的人才吸引到中國來,由此才能支撐中國未來30年的發展。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