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鉅亨看世界〉為何足球員愛在賽場上「潄口」?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2018-07-15 13:00

在世界盃賽場上,球員找時間補水,似乎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但實際上,我們也經常看到,球員只是用水或液體潄口,而沒有真正將它吞進肚子。

在英格蘭對抗哥倫比亞的淘汰賽,兩隊經過 30 分鐘延長後仍不分勝負,必須 PK 定生死。英格蘭隊長 Harry Kane 猛烈地將瓶中的運動飲料灌入嘴裡,接下來又迅速地吐出來,再來好好地踢 12 碼球。

這種情況在球場上屢見不鮮,有些球員可能只是想把口中的唾液清乾淨,但其他人似乎是有意為之。根據一些運動及營養科學家的說法,部分球員會利用「碳水化合物漱口 (carb rinsing)」的技術,提升自己的表現。

研究稱可提升場上表現

據《紐約時報》報導,十多年來,對自由車和長跑等耐力運動的研究顯示,運動員可以透過用碳水化合物溶液沖洗口腔,然後在不吞嚥的情況下吐出來,於激烈的運動中獲得提升表現。

科學家說,這種做法可以向大腦的快感和獎勵中心發出信號,表示自己已經收到更多能量,因此可以稍微運用更多的肌肉力量,不會覺得疲憊。相反地,急速飲用太多水可能造成腸胃不適,影響表現。

英格蘭國家隊拒絕在世界盃上討論其營養策略。不過有熟悉球隊運作的人士指出,這種做法過去行之有年,是相當標準的做法。

這種做法是讓液體在口腔周圍漱口 5 到 10 秒,再將其吐出,讓更多口腔部位接受到碳水化合物,時間不要太短。一些研究認為,針對 1 小時左右的高強度運動,能發揮更佳的效果。

英國拉夫堡大學運動代謝教授 Jeukendrup 表示,他希望世界盃上這種現象是球員刻意為之,這代表科學進入真正的體育運動。

實際效果無法確認

但是基於足球是 90 分鐘的運動,甚至延長到 2 小時,這種做法是不是能發揮作用,學者仍有疑義。更重要的,這種潛在效果研究仍是相對初期的,即使是科學家也不完全確認效果。

Jeukendrup 說,研究中,這對耐力的好處較為明顯。但這種方式,能否透過推遲疲勞,或影響大腦中的過程,來改善足球特定的技能,則無法確認。

丹佛 UCHealth 的運動醫學醫生 Sourav Poddar 博士指出,在耐力運動中,這種方式和實際吞下碳水化合物溶液所獲得的效果大致相同。但如果不吞嚥,運動員可以避免一些腸胃問題。例如,運動生理學家 Michael Joyner 博士指出,如果飲料過於濃縮,而到達胃裡,身體需要產生更多的液體才能稀釋這種物質。

Joyner 表示,另有研究認為,當人們口中有甜味時,它可以改變人們對自己工作有多麼努力的看法。因此,即使不吞嚥液體,甜味的碳水化合物漱口,也能幫助人們感到神清氣爽或更有動力。

不過,多數關於碳水化合物潄口的研究,都是在實驗室環境中進行,研究多半是有關自由車賽事。因此,Joyner 也同意,在世界杯這種高強度、高壓情況下,這種效果如何轉化、是否有益,其實都無法確定。

Poddar 指出,雖然科學未能對此事達成共識,但它本身就是「相對實用、易於執行」的方法,而且嘗試它「可能沒有什麼壞處」。

因此,當我們奇怪於球員們不「喝水」,卻只在場上「潄口」時,其實他們可能是嘗試發揮身體最佳的情況,以求場上最佳的表現。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