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港股解碼】A股無人問津的民辦教育,為何在港股市場成了“香餑餑”?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3-14 13:09

2018年3月5日公佈的最新港股通名單,中教控股(00839-HK)、睿見教育(06068-HK)和新高教集團(02001-HK)進入港股通標的池。自此港股7家內地民辦教育上市企業,已有6家進入選港股通。

受歐美股市影響,A股與港股均遭受到重創。然而受此消息的影響,港股民辦教育板塊卻在處於震盪階段的港股市場一舉突破,在上周創出歷史新高。

數據來源:通達信

與之相對應的是,近年來民辦教育赴港IPO正熱。3月1日位於河南的中國春來教育集團有限公司於2月28日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請書。自此,在港交所排隊上市的教育企業達5家,其他4家為天立教育、新華教育、21世紀教育、華立大學集團。

數據顯示,2016年7月,民辦教育港股上市潮掀起。2017年,睿見教育、宇華教育(06169-HK)、民生教育(01569-HK)、新高教集團以及中教控股這五家教育集團於2017年先後登陸港股市場,引發資本對教育股的密切關注。而這一切與資本市場、整體環境條件的催化關係密切。

《民促法》助力民辦高校進入“中興時代”

中國民辦高等教育行業的總規模截至2016年估計為160億美元,按收入計算,僅占總體教育市場的10%。對民辦高等教育的需求料將繼續增長,到2020年將擴大至230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9.5%。如果從這個角度看,中國的民辦教育發展空間還是非常巨大的。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更為重要的是,2017年9月1日,最新修改通過的《民辦教育促進法》(以下簡稱新《民促法》)正式實施。在新《民促法》中,強調了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民辦學校進行分類管理。民辦教育舉辦者的合法權益更加明確,政府和社會各部門對民辦教育的鼓勵扶持和監督管理職責更加清晰明確,綜合協調與綜合治理機制將形成新的格局。

對於民辦高校來說,由於2017年9月生效的《民促法》規定義務教育階段不得設立營利性民辦學校,將業務投向幼稚園、高中、高校以及職業學校成為企業獲利的主要選擇。去年港股上市的五家民辦教育公司裏,中教控股、民生教育以及新高教集團均主打高等教育。另外,宇華教育還將觸角伸到了學前教育部分。只有睿見教育和宇華教育以小學到高中教育為主營業務。

數據來源:港交所披露易

為何A股、港股遭遇大不同?

一直以來,雖然民辦教育企業前景廣闊,但受其“公益性”的限制,民辦學校在境內資本市場的資本運作面臨一定障礙。修法之前,學歷類民辦學校在國內仍然是民辦非企業單位,不屬於公司性質的經營性資產,無法通過IPO的形式登陸資本市場。

新的《民促法》實施以後,雖然強調了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民辦學校進行分類管理。民辦教育舉辦者的合法權益更加明確。然而早期投資教育行業的多是外資風投,而《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對教育行業設立了禁入規定,對已經投入的資本在上市過程中將要如何自處做出了規定,使得內地民辦教育公司在A股上市難度加大。

此外,今年2月,證監會發佈資訊,股票發行註冊制延期兩年,IPO被否企業三年內不得借殼上市,這無異於給原本希望通過營利性變更推進上市的民辦教育類企業,潑了一盆冷水。因此港股市場成為民辦高等教育進入資本市場的優先選擇。

廣證恒生分析師指出,近期港股上市的教育資產所需平均時間週期為156天,短於A股目前上市申請平均排隊時間536天。

還有一點是,民辦教育類企業其固有的運營模式決定了其盈利能力強的特徵。數據顯示,從其他細分領域的上市公司情況來看,民辦學校類資產淨利潤率一般在30%-50%之間,高於非學歷培訓機構(K12培訓機構、職業教育培訓機構等)的10%-25%淨利潤率及幼稚園資產的15%-30%淨利潤率。

不過儘管有著政策和資本雙重因素的推動,民辦教育企業的發展也並非一條坦途。

首先,業績增長與學費收入息息相關,但是根據《民辦教育收費暫行管理辦法》,提供學歷教育的民辦學校的收費種類與金額須經相關政府部門批准,提供非學歷教育的民辦學校則須報相關政府部門備案。而隨著越來越多競爭者加入,下調價格吸引生源似乎成了更大概率的事件。

其次,擴建校舍則可能面臨土地使用不合規、權屬不清等問題。例如上市前民生教育位於重慶和內蒙古的三所高校就都存在學校樓宇的產權瑕疵。

再次,相比之下外延式並購似乎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2017年以來,港股民辦學校上市企業共發生12起並購案例,涉及金額超33億元。其中,睿見教育、宇華教育、民生教育、新高教集團四家公司上市後宣佈7項並購事件,楓葉教育在2017年完成的5項學校並購事項。而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2-3年也將是民辦學校並購高峰年。

但是整合收購學校的業務時,企業又將面臨管理理念、人才流失以及重塑品牌等多個方面的挑戰。外延式並購最終仍然需要內生式增長來提供持續動力。

■ 作者|邢莉

本文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想轉載請關註官方微信號港股解碼,留言獲取授權。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