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鉅亨新視界

【鐘國忠專欄】美升息後的台股下一步

鐘國忠 2017-03-16 17:01

美國已在昨 (15) 日升息 1 碼!只不過此動作有較市場略提早一點,然而僅部分資金短暫流入到美金,在升息之後,資金又來到新興市場,然而多數國人卻眼睜睜放棄台股的優勢,而只希望賺取微薄定存!

一、股市再創高點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台股在 1 個月前就漸漸反應 3 月中美國可能升息的動作,同時也因農曆年後大漲一段,指數在 2 月 16 日見到 9869 點之後,便一路獲利調節而拉回作整理,直到 3 月 15 日美國確認升息 1 碼,亞股或台股都再出現上漲攻勢。而同一段期間,新台幣曾因美國可能升息而略為貶值,但過一個月後,新台幣的匯率又回到一個月前的位置。

換言之,經過一個月之後,只發生一件事情──美國升息,但匯率回到原點、台股指數也回到原點,這表示市場多數人認為美國即使升息 1 碼,其資金仍不願意馬上大量持有美金,而願意在新興市場中操作獲利。台股雖然迄今尚未再創新高,但鄰近國家,日本與韓國都在此期間內曾創新高,而台灣的上櫃市場也在美國升息前一天提早創新高,因此集中市場指數過 9869 點,看樣子應該只是早晚問題而已。

二、資金效應超乎預期

事實上,台股指數之所以回檔不多而又馬上能上攻,主要就是靠資金效應,除了美中兩國的肥咖條款之外,市場存款也伺機進場!先前中央銀行統計,台灣人總存款金額,連 8 個月突破 40 兆台幣,至今年 1 月底更達 40 兆 7238 億,當存款月月創新高,銀行爛頭寸就越來越多。台灣人如此愛存錢的習慣,或許是從小我們就被教育出來,而這儲蓄行為也曾讓諾貝爾獎得主都想不透。2015 年經濟學獎得主迪頓 (Angus Deaton) 曾來台研究國民儲蓄,他就說台灣人不管幾歲都在存錢,簡直是「儲蓄王國」,至今他對這個現象仍感不解。

然而我們大家都很清楚,民眾把錢存在銀行就是希望能保本。然而我們一直強調,農曆年前與年後,當物價陸續上漲時,如果只選擇定存,這樣可能讓實質購買力降低!因此我們希望民眾能選擇高股息成長績優股來投資持有,不一定要賺個股很大價差,而是如果能賺其股息就是遠遠領先大盤,而保住購買力。3 月以來,已有不少高股息率公司漲幅開始有明顯增加,而遠超過大盤。

而令市場興奮的是資金效應遠超乎預期,因為景氣的不確定,部分手中持有現金較多的公司便採取減資,將現金退給投資人,如此一來就不用繳稅,比股利所得併入個人綜所稅與二代健保補充保費來得有節稅效果。或許有投資人會疑問,如此一來,公司未來要擴充產能不就沒充足資金?

事實上,公司如果屆時要用大量資金,仍可透過舉債或辦理現金增資。尤其目前舉債成本仍相當低,如果只花一點舉債成本,就能換來較高股息率,除了可節稅,股本也可瘦身,以目前台股交易量而言,適當股本瘦身讓 EPS 提高,也可讓股價反應上漲,看樣子如此的動作應該是可理解。惟投資人要注意一點,資產來自負債加上股東權益,一旦負債過多時,減資退現恐怕就不是好事!

高股息個股行情已走了一大半,接下來尚未公布上市櫃公司的大股東要恐要傷腦筋了,因為這些已宣布減資或加上股息的股息率都已來到 10% 以上,未來中小型公司如果要吸引投資人青睞,恐怕得再加碼了!而投資人不應放棄台股本身的高股息殖利率的優勢,因為國外許多基金都還希望獲得這塊!

經過一個月後,匯率與台股指數雖又回到一個月前的原點,但此期間,有些個股大漲一大段,有些卻大跌一大段,大漲的多數都有基本面或高股息率,大跌者多數反應先前非實質獲利因素部分而大漲或者業績不佳,離 3 月底公布年報的期限已剩約 10 天,獲利不佳的公司得趕快調節,因為愈到月底往往都是表現較不好者,別忘了,要適時汰弱留強!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