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麥肯錫:未來十年「5成」工作可被自動化取代

鉅亨網編譯許光吟 綜合外電 2017-01-18 17:50

《CNBC》報導,知名調研機構麥肯錫全球研究所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週二 (17 日) 表示,估計在下一個十年內,當前勞動力市場中將會有超過 50% 的工作,可能在未來被「自動化」所取代。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合夥人 Michael Chui 指出,該機構正在嘗試繪出一幅藍圖,就是在生產自動化的大趨勢之下,自動技術化將會如何演變,並且自動化技術的價格將會如何降低,以及自動化大幅普及之後,可能造成的結果為何。

Michael Chui 進一步說道:「將上述的幾個因子全部納入考量之後,我們認為對某些產業和相關的技術人員來說,他們將會深刻地感覺到自動化時代正在快速到來,但是對於整體宏觀經濟而言,感覺可能還不會那麼強烈。」

麥肯錫所提出的自動化問題,美國白宮亦曾在 2016 年 12 月 20 日一份名為「人工智慧、自動化與經濟」的研究報告內進行研討。

如下圖所示,白宮統計 1950 年至今全球 G7 工業國的每年平均勞工工時發現,隨著生產技術與設備的不斷進步,生產效率大大出現提升,故這 65 年的光景中,除美國以外其他 G6 工業國的勞工工時,事實上已出現快速下滑,惟美國在新增就業機會的增速上,與其他國家相比依舊較快,故美國的每年平均勞工工時自 1970 年以來大致保持持平。

如下圖同樣以美國為例,尤其自 2000 年出現的這股全球科技技術革命浪潮之後,美國企業之獲利,已是更加倚賴自動化生產技術,美國企業佔 GDP 之比重自 2000 年以來即出現快速飆升,反之非農部門之勞動報酬占 GDP 比重,卻是逆勢出現跳水式的走跌,顯示美國企業已經在過去十餘年間,快速轉向自動化生產,一般勞工的薪酬正在遭受嚴重壓縮。

白宮報告內擔憂,在未來人工智慧與生產自動化的衝擊之下,政府將必須為技術層級屬於中、低層面的勞工階層,提供工資保護以及失業保險。

自動化估將衝擊這三類勞工?

白宮上述之觀點與麥肯錫看法相當接近,麥肯錫全球研究所合夥人 Michael Chui 亦分析,在未來大自動化時代之下,估計受衝擊最大的三大區塊為:(1) 生產線勞工,(2) 大數據之蒐集人員,(3) 大數據之分析人員。

Michael Chui 表示,可以想見的在自動化快速普及的過程之中,首當其衝的當然就是屬體力活為主的產線人員,如製造業的產線裝配人員,而另外兩個影響甚鉅的行業,將是大數據蒐集和分析人員。

Michael Chui 說道:「很有趣吧,一般我們都會直觀地認為,受自動化衝擊最大的一群將會是較為低薪,且技能較容易受取代的產線勞工,但是我們發現,分析和收集大數據,其實不僅是那些擁有高技能和高薪的人員能做,其實一般的產業勞工也能夠做到。」

這意味著數據之蒐集與分析的可替代性,變得相當的顯著,Michael Chui 舉例表示,就像是醫療行業,就非常需要大數據的蒐集與分析。

Michael Chui 說道:「我們常常付錢讓人們協助我們作一些事,譬如說攙扶著上床睡覺、醫生看診,尤其對於醫生看診來說,人們普遍認為醫生最大的價值,就是對病患依差別而作出診斷,而醫生也憑藉著收集病患之大數據,判斷出病患可能罹患的疾病。」

「而這不就是人工智慧、電腦深度學習、機器學習,最可能被使用的地方嗎?」Michael Chui 說道。

展望未來,Michael Chui 相信每個產業內,絕對都會有工作崗位將受到自動化所衝擊,只是程度大小不同,建議大眾在自動化時代的環境之下,需不斷地增廣、提升自我的專業技能,以適應未來快速發展的自動化環境。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