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民生保障不是「清談館」 辦好實事方能得民心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0-03 17:40

2014年9月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這是亘古不變的歷史真理。

在美麗的西子湖畔,G20杭州峰會唱響了中國「勇做世界經濟的弄潮兒」的壯麗篇章。中國人民用海納百川的胸懷、兼濟天下的情懷,向世界傳遞出「二十國集團不僅屬於二十國,也屬於全世界」的強烈信號。在世界經濟面臨危機和挑戰的關鍵時刻,世界各國人民向往美好生活、渴盼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的決心與意志又一次點亮了團結共贏的前進之路。

「民生連民心,民心牽國運」。對中國來講,民生問題是經濟改革面臨的最大問題,解決民生問題是最大的政治,改善人民福祉是最大的政績。

「但願蒼生俱保暖」,民生工作「如除腹心之疾」,要一諾千金。

十八大以來,隨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穩步推進,多項舉措涵蓋了醫療、教育、就業、住房等領域,我國民生狀況已經得到了極大改善:城鄉居民收入持續穩步增長、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險體系初步建構,醫療保障覆蓋人口逐步擴大,人民群眾健康水平顯著提高,教育改革不斷向前推進——改革發展成果正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民生保障是社會進步的「磨刀石」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政權要穩定長久,就必須推行順乎民心的政策。

有目共睹的是,近年來,中國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力度在不斷加大: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各項保障事業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一大批積累多年的突出民生問題已經或正在得到解決。

今年5月,貴州省排調鎮排曬村村民李安彬13歲的兒子患上了「腎病綜合症」,由於家庭本來就貧困,加上醫療費用昂貴,給他們一家的生活蒙上了一層陰影。

9月,幫扶干部楊再燁知道此事後主動聯系李安彬,帶領他到相關部門進行大病救助報銷了部分醫療費用,住院總金額為76291元,救助後個人支付金額僅為8466元,救助比例80%,為李安彬家省了大筆的醫療費用。

李安彬的經歷是經濟發展溢出效應的一個縮影,在中國,從每個人身上都能讀出一個真實的民生狀況,都能讀出一個真實的中國經濟。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整體經濟水平已經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和騰飛,但毋庸諱言,我們還面臨着很多困難和考驗。截至目前,我國仍有5000多萬人口尚未完全脫貧,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服務體系還不完善,住房、養老、教育、醫療、生態等多個領域的民生訴求尚未完全獲得滿足。

消除貧困不是一句空話。從2011年到2015年,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從272億元增長到467.45億元,農村貧困人口繼續減少。2015年底,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為5575萬人,比2011年底減少6663萬人,成績來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2014年至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計值。來源:國家統計局

再看總體情況,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56138億元,同比增長10.3%,在投資增速回落、出口低迷的情況下,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進一步凸顯。

比如,標志着生活水平提高的服務消費持續旺盛,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加速推進,鄉村旅游、紅色旅游、通用航空等個性化、體驗化旅游持續升溫,今年上半年國內旅游人數22.4億人次,增長10.5%,國內旅游收入達到1.9萬億元,增長13.7%。

從數據可以看出,老百姓(603883,股吧)的錢袋子「鼓」了。

「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繁葉茂」。當今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痛定思痛、當斷則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勢在必行。此舉一出,世界嘩然,別有用心者指出:「僅去產能一項舉措,就足以令中國社會動盪不安!」

一邊是去產能,一邊是保民生。「審度時宜,慮定而動,天下無不可為之事」,2016年2月,位列年度經濟工作之首的去產能大幕正式拉開。僅僅一個月的時間,財稅、金融、職工安置、國土、環保、質量、安全、獎補資金等8個配套文件就全部下發完成。中央財政安排了10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重點用於職工分流安置。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G20杭州峰會上強調,「中國在去產能方面,力度最大,措施最實,說到就會做到。」

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真實而生動的獲得感是幸福的源泉,只有民眾幸福了,社會才會穩定,才會進步。

民生工程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

毫無疑問,中國社會發展過程中,既有精彩華章,也存在復雜因素。現實生活中,人們既為改革發展帶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所滿足,往往也會因某些境遇而偶發牢騷,以碎片化的故事得出局限性的結論。網上某些輿論的「流動性過剩」,此起彼伏的輿論喧囂,制造了大量的口水泡沫,容易引發人們對真實中國社會的誤判。

實際上,我們正在享受全面深化改革帶來的一大波紅利。作為改革的「先手棋」,簡政放權「含金量」十足,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5年共取消和下放了311項行政審批事項,取消123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徹底終結了非行政許可審批。今年,簡政放權的力度更是只增不減。

早在年初,中央各部委就開出了2016年的民生改善「清單」:環保部,與2015年相比,2016年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下降3%,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75%;教育部,做好重點大學面向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工作,實現民族自治縣全覆蓋,比去年再增加1萬人;衛計委,實行生育登記服務制度,兩孩生育不再審批;住建部,進一步推動住房公積金改革,新安排600萬套棚戶區改造任務;發改委,制定實施1億非城鎮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扶貧辦,組織央企解決1萬個貧困村的水電路等問題,組織萬家以上民營企業與貧困村建立結對幫扶關系;工信部,力爭2016年基本實現所有設區城市光纖網絡全覆蓋……

截至目前,各項改革均在穩步推進,百姓對改革成果的獲得感也在不斷加強,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最新發布的《2016經濟可持續發展評估》報告則印證了這一點。報告顯示,中國福祉改善指數得分為97.5,改善程度在全球163個國家和地區中位列第二。中國在民生改善方面的努力,贏得了世界的贊許。

隨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續推進,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話語權也顯著提高,百姓也將隨之獲利。

以近期備受關注的「人民幣加入SDR」為例,這是綜合國力提升的象征,國家的發展必將普惠億萬民眾,老百姓真的方便了:人民幣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後,民眾出國游玩將擺脫換匯的煩惱,人民幣走到哪花到哪;海淘一族將告別繁瑣的代購程序;投資達人也可以更方便地配置海外資產……

新興市場GDP增長率對比圖。來源: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新興市場CPI對比圖。來源: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

縱觀世界,美國槍擊事件頻發、歐洲難民危機無解、西亞武裝沖突不斷等風險都使得當地民眾幸福感驟降,更本質的因素,則是全球經濟復蘇艱難給諸多國家帶來了經濟的不景氣。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的最新數據顯示:在新興市場,中國的GDP增速始終位於最高水平的合理區間,而物價水平一直位於最低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也有着同樣的優勢。通過對比不難看出,中國老百姓的生活還是非常幸福的,可謂風景這邊獨好。

新興市場、美歐日GDP與CPI綜合對比圖。來源: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

歷史告誡我們,在重大進程中,不能被一些片面的信息左右自己的判斷,我們要擁抱樂觀的情緒,保持凝神靜氣的心態。

「我們黨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發點、落腳點都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如此強調,「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產生,制度總是需要不斷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

我們務必要堅定這個信念,充滿信心,不能喧聲鼎沸、人雲亦雲、隨聲附和;而是應當做出科學的判斷,用戰略的眼光布局未來。我們還要做好心理准備,改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道路必定艱辛曲折,務必凝聚共識、保持樂觀,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

民生發展是凝聚民心的「試金石」

民生無小事,些許總關情。在共建中共享,還需要調動各方面力量,凝聚改革共識,發揮主觀能動性協力共進。

謝正發,原是安徽省白際鄉供銷社職工,下崗後經營一小店。200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謝正發在上海體驗錦江樂園峽谷漂流時受到啟發:白際可以利用天然的優勢發展旅游業。

回到白際,在鄉政府的支持下,謝正發率先建起旅游網站,隨後又辦起旅行社、自當導游,鄉村旅游接待日益紅火。在他的帶動下,全鄉農家樂如今已發展到42家、網站發展到14家,並與國內800多家戶外運動機構建立起了長期穩定的聯系。

目前,白際貧困鄉村的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貧困人口由2005年前的360戶1157人減少到2015年的144戶266人,農民人均純收入達9500元、2016年預計可超萬元。

民生的發展體現在每一個具體的故事里,在好政策的幫扶下,一個點會串成線,線與線又會連成面。在致富路上團結群眾,在小康途中凝聚人心,民生發展正發揮着粘合劑作用。

「去年8月底,我在網上提交了創立企業的初審材料,下午便通過初審。9月8日,我10點半到達營業廳、整理材料,11點開始在窗口辦理,15分鍾後就領到了『一照一碼』營業執照。」作為福州一家金融機構的負責人,李銀騰在回憶去年辦理營業執照的經歷時,仍然顯得十分興奮,「改革真的是給老百姓帶來了很多便利。」

在試點的基礎上,「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今年10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推行。「五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可以節約企業辦事成本,最大限度激發市場活力。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從生活質量到生態環境,各級政府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拓展着民生工作的內涵與外延。十八大以來,這些改變為人民所見——

大病保險覆蓋所有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人;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實現養老保險制度並軌;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3%,普及程度超過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失業、工傷保險費率連續下降;法律援助對象擴容,並進一步放寬經濟困難標准;近8000萬企退人員養老金迎來11連漲……越來越多中國老百姓過上了企盼中的「好日子」。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改革不是某一個人的事,促民生也不是某一部門的事,而是關乎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需要群策群力,協同發展,砥礪前行。當前,全球經濟面臨的風險日趨加劇,民生發展也面臨着巨大考驗,中國經濟能否實現持續穩定增長?保民生能否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在G20杭州峰會期間斬釘截鐵地回應:「我們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繼續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世界帶來更多發展機遇。」他更指出,「行勝於言。中國用實際行動對這些問題作出了回答」。

未來,隨着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國仍將面臨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和頑強挑戰。我們需要以什麼樣的精神和動力,為之劈波斬浪、乘風而行?

來源:人民網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Empty